问题-思维的发动机_教学反思-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反思> 问题-思维的发动机

问题-思维的发动机

查字典政治网 2015-07-27

一、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试图通过质疑,解疑,发现,再质疑这样不断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早已有之,但现在,它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

问题教学的研究策略旨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激活、深化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问题教学法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更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是怎样坚持做到这一点的。

二、 由于教学环节不同,提问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现按教学环节将提问的设计分述如下:

第一、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端。问题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以问题导入新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复习旧课提问,导入新课。

新授课中所讲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发展、提高。“温故而知新”,在导入新课时,根据新课内容正确设计导入的提问,就能将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样使学生不感到突然,对新课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这种导入我们经常使用。

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时,任何老师都会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关键是怎么问,并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我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分为两个问题:A、在商品生产领域,价值规律是怎么起作用的?并由这个问题自然引出了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讲完了这个问题之后,又自然进入第三个作用的讲解。讲完这两个作用后,再问B、在商品交换领域,价值规律又是怎样起作用的?并由这个问题自然引出了价值规律的第在一个作用。

——这种提问应更多地思维的逻辑性。

2、设置情境提问,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去探究、深思、和解决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以导入课题。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特意设宴款待,并让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女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赞道:“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过了一会儿,太子丹命人送上了一盘装着那美女的弹琴的双手。问:“我们抛开剥削阶级残酷的本性不说。那盘子里的手还是原来荆轲所称赞的那一双好手吗?太子丹的错误在于什么?从中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这种提问应更多地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让问题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问题教学,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应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问题是思维的动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过程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

以问题贯穿新课主要是指怎样突出重点,怎样突破难点。

1、突出重点提问的设计。

每节课都有重点,怎么抓住重点设计一些问题,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我们可以或者围绕重点设计一些有份量的问题,或者围绕一个重点,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或从正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围绕一个重点,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

例如:在学习《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时,这一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商品的含义。我并不是问“什么是商品?”而是设计了以下问题:“农民种的粮食,一部分缴公粮,一部分到市场去卖,卖剩的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试问这些粮食是否是商品?为什么?”这样学生首先要判断是不是商品,然后要分析为什么是或者不是。这样的设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抓住重点设计一些有份量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内外因辩证关系,我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问了以下问题:“鸡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成小鸡?”“种蛋变成小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适当的温度孵石头是否会变成小鸡?”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进一步问“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是不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在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冲突中去探索,去发展,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提出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一年级下册第5课《火车开啦》广东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湖北郑真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福建罗岚阳

小升初真题讲解2

君晓天云2019新期末冲刺100分二年级上册试卷全套语文数学人教部编版 小学2年级同步训练辅导资料练习题册单元期末複习模拟测试卷考试卷子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_参与民主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1074343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做负责的人》浙江王飞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秧秧

小升初真题讲解6

与"问题-思维的发动机"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