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情境启发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在讲《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为配合《人生观》一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小品让学生表演。某宾馆来了几位客人,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介绍:“这是??市长的儿子,那是??局长的女儿,……”。服务人员极为反感,义正严辞说:“他们是不是没有职业和姓名?捧出当官的父母,难道身价就变了?我们可不吃这一套!”学生真情表演,教师现场点化,启发发问:“这里体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学生经情境的渲染,通过热烈讨论悟出了:短短的场景却是一场人生价值观的剧烈交锋,即以等级、地位、权势,还是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总之,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尽管启发的方式不只以上几种,但其教学主旨是一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采用多种启发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效,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时政热点:“打干亲”中的权力江湖
时政热点:基层民主协商不仅仅是“协商”
时政热点:对标“四个人”要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时政热点:“一律核查”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决心
时政热点:“扶贫攻坚”是培养干部的新战场
时政热点:打破“无为而上”的为官预期
时政热点:当务之急不是扩权,而是减负
时政热点:“好人”就能当选人大代表吗?
时政热点:公务员迟到扣钱还需理性看待
时政热点:坐惯“铁交椅”的领导“下”了之后怎么办
时政热点:“我是处长”何以让人得意忘形?
时政热点:向政策落实中的不作为“亮剑”
时政热点:“取消机关通勤车”不宜搞“一刀切”
时政热点:“凡提必核”为干部选任划出硬杠杠
时政热点:强制公务员休假应成为带薪休假催化剂
时政热点:政务服务“西洋景”还需问责到底
时政热点:扶贫“急躁症”折射形式主义顽疾
时政热点:暗访“四风”要靠制度“打分”
时政热点:电子政务网站应更加注重公民导向
时政热点:以“四有”为标尺 站稳党和人民立场
时政热点:遥望2022,期盼“新奥运传奇”
时政热点:派出所吐槽民政局,为百姓撕脸应点赞
时政热点:用“严”和“实”撑起大业绩
时政热点:把好“入口”是新官上任的“硬杠杠”
时政热点:村官融入农村要找准自己位置
时政热点:“能上能下”促政治生态优化
时政热点:招商项目“带病”暴露政绩饥渴之患
时政热点:抓住“两情”,把握“两线”,不负重任
时政热点:无党派官员就可以无视党纪?
时政热点:统一核算GDP还需改革政绩评价体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