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指导思想
1.体现高考的命题趋势和要求,依据教材,遵循教学大纲,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的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情景材料,考查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和针对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
3.突出社会热点问题,如25题的第一问,26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能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分析试题提供的材料,说明其中所包含的有关知识和观点,并能按照试题的要求,用规定的角度把教材的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对所述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能够按照指定的角度,运用教材的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4.试卷不足的地方:版面设计不够合理,选择题部分6页为独立一张卷子,本应设立答题卡,本卷却没这么做,这为试卷的批改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题量过多,在90分钟的时间里要完成24道选择题和9道非选择题是有一定难度的;3道哲学问题中,设定的角度过于狭窄,学生比较容易解答,使试卷的难易度太低。
二、试卷得分基本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答题情况:选择题得分率67.22%,情况不尽人意,除4、10、12、13、15、16、19、20、22、23、24题外,其他就比较差了,尤其是第11题和第21题,得分率分别只有7.89%、18.42%;非选择题则更差,得分率只有39。49%,情况稍好的是27题,得分率71。38%,其次是25题的第一问和28题的第一问,得分率分别为57.90%和52.63%,28题的第三问则最差,得分率只有13.45%,紧跟的是25题的第三问和26题的第一问,得分率分别只有24.56%和28.95%。
三、问题分析与教学反思
1.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观点和原理没掌握好。不会综合运用知识,紧扣单个知识点,不注意知识的前后串联,过于机械地强调书本上的文字构成。不会组织答案,而是将一些与题目不相干的内容搬出来,不能结合所给材料抓住要点分析问题。
(2)不会审题,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答题时原理与材料脱节,观点与事实相分离。不能较好地运用原理说明问题,不能用观点统率材料,或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相对应的观点。
⑶粗心大意,如唯物辩证法和辨证唯物论的内容已进行过多次的区分和强调,本次考试中混淆的同学依然大有人在。
2.教学反思
(1)钻研考试大纲,把握考纲的基本要求,下阶段复习时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到位,争取每堂课都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夯实基础,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含义。以基础原理为主线,结合现实生活的鲜活材料与时政问题,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分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关注热点问题,提高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对经济常识、哲学和政
治常识中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要理清思路,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继续研究考纲和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的政治部分,进一步明确命题方向,把握重点。如:简答题、图表题的解题方法,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分析。
(4)研究重点热点。将“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巧妙地接轨,分别与政治常识、哲学和经济常识等的相关理论对号入座。继续以时政专题为主线,整理知识点,抓住重点和考点。
(5)与教师共同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型的答题要求,特别是指导学生识别分类知识,能够分清图表分析说明题多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分析能力多问水平的不同要求,知道论述题的作品化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2课期中复习要点:《调控情绪》
2015-2016学年初一政治期中复习整理:走自立自强之路
中考政治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中考政治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考政治考点:国家安全的内容
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融入新集体
中考政治考点: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考政治考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考政治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考政治考点:艰苦创业,与时具进
中考政治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考政治考点: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当今时代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中考政治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中考政治考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政治第5课期中考复习:友情伴我同行
初一上册政治《生命最宝贵》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考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考政治考点: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