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般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⑴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指向性和规定性;②审主体,明确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
⑵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⑶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若剩2个以上选项,则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⑷择优:第一次排除后,对余下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留下。
二、主观题:
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2、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体现)。
⑵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⑶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⑵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不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A.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a、看:看设问。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c、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d、联: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e、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列出要点。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B.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注意“六个化”
a、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b、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c、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d、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e、答案编写完整化:联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新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f、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可持续发展,优质的中国方案来了
高三政治学科第一轮复习计划总结
政治中考考点2017:保护自我
“强而不霸”:中国为什么能
中考政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017
导游讲解里的八卦野史该消停了
“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有多难?
2017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带答案
习近平向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致贺信
房价涨幅扩大 市场呼唤理性
他律倒逼自律,治养生乱象“社会病”
政治中考压轴题及答案2017
中考政治压轴题及答案2017
综艺节目的“火”还能怎么烧
中考模拟题政治2017(含答案)
325个扶贫问题案例与精准扶贫
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二章同步练习: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二章同步练习:企业与劳动者
政治中考试题及答案2017
政务大楼烂尾根在盲目规划新区
时政热点:农转非土地政策要慎谈“不一定”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生产与经济制度
免费婚检可考虑实行“柔性强制”
高三政治上册第一轮复习综合计划(16年秋季)
世界期待李克强联合国大会“首秀”
“外交世界杯”开赛 李克强提出难民工作“中国方案”受关注
便民卡不便民究竟“卡”在哪
不必感慨大学毕业生的薪酬不如农民工
2017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学会拒绝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