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校园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差。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根本无法应付这些突发事件,面对伤害只能是束手无策。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2.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会诱导学生进行高消费,形成攀比心理,造成性格的扭曲,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其中虚拟的凶杀、暴力、色情的内容极易成为他们日后违法犯罪的诱因。校园周边的无证摊点由于流动性大,安全没有保障,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本节课要改进的方面。
第一点,关于法律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之后的效果如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达上,而应用规范性的思品语言,条理清晰地落实到纸上,更能切实地达到学生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效果,教师也能很好的考察自己的课堂效果,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也做到即时反馈。第二点,小组交流讨论应有实效性、灵活性,把握时机,讨论那些有争议性或辩论性的题目,万不可滥用讨论。第三点,应多向有经验教师请教,多听取优质课,学知识,学教法,学处理问题的技巧等等,以博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除了这些方面,本节课后,我还有一些体会。《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初中生在政治课上最先接触的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而且在第一框题“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中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好理解,不太感兴趣,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着重在这两方面进行思考,但是一节课下来,仍有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也有很多启示。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角色扮演,做到课堂的高效、实效。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忽略教师,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1、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关注学生是不是都在学习,学习规范是否落实,及时提醒;观察学生学习是有哪些障碍,为指导交流做准备;观察学习的进程,把握学习的时间。2、互助交流环节首先要确定是否必要,必须适时,这一环节中要观察、倾听学生的交流,对交流的过程进行指导;处理好交流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3、讲解点拨过程不能随便讲,要讲学生解决不了的,想不深,想不透的问题,讲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还要讲随堂生成的问题。4、练习反馈环节要精选练习的内容,保证练习的时间,重视练习的结果,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和提升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在学习与相互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时政热点:审计报告新鲜出炉 都是老问题
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 “兼容”应先行
时政热点:打上制度补丁,“减副”才能不压跷跷板
时政热点:院士退出新机制尚待细则支撑
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应单纯“涨工资”
时政热点:干部驻村莫“驻名”
时政热点: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
时政热点:政府“换班”别让诚信“断档”
时政热点: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
时政热点:更希望看到副省长开会也“坐摩的”
时政热点: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时政热点:公务员薪酬改革,如何“限高”是难点
时政热点:以刚柔相济之策突破利益藩篱
时政热点:官员读EMBA遇冷应以长效机制巩固
时政热点:建信用档案要避免两极格局
时政热点:用机制保证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时政热点:审计不能陷入“拉锯战”必须拿出“撒手锏”
时政热点:“大数据反腐”不能牵强附会
时政热点:规划不尊重规律就是最大的忌讳
时政热点:“女官员的腐败规律”是个伪问题
时政热点:审计“啄木鸟”护航经济发展
时政热点: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时政热点:6省市试点司法改革 法官检察官跳出普通公务员序列
时政热点:勇毅笃行,保持住定力
时政热点:运动式“减副”难免“无解”
时政热点:规范用人限权 注重源头防腐
时政热点: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
时政热点:对贪腐官员性别解读欠缺妥当
时政热点:干部脚上有土 群众心中不堵
时政热点:破除阻力唤醒“装睡”的公积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