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是方法、思想。授之以鱼,可解一餐;授之以渔,终生为用。因而“教,是为了不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教育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探索、分析的历程,也是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学教学,不妨把注意力集中于过程,不妨让过程精彩、激荡,令人激动、兴奋挥洒的历程,恰恰是刻划印痕于人的“温柔之刀”。
一、走下讲台,走进学生
三尺讲台,自有它的作用,若是教师一直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学生抬头仰望,势必在心理上造成一种危压。故而教师有时可走下讲台,平视学生,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走进学生,而不是走近学生,不是空间接近,而是思维相溶。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掌握学生探究问题的难点、焦点,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才会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在这种平等、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下,课堂气氛必然热烈,热烈的过程会使主体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还过程于主人,解放主体
注重过程,就必须将过程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解放学生主体,让学生唱主角,教师既不能做“演员”,也不应做“导演”,而应做一名富有才情的“节目主持人”。教师只是引导、点拨(鼓动、煽风、点火、助燃、引爆)。把讲台让给学生,把黑板让给学生,让学生把课堂当作展现自我的舞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天”与“海”的大框架下,让学生尽情发挥,激情燃烧。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坚决不讲;凡是学生能写的,教师坚决不写;凡是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坚决不思考。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做。让学生放开,但不是放纵;给学生自由,但不能自流。这样,课堂便活了。
三、激荡思维,冷静分析
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甚至会出现过火、偏激,这时,万不可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而应巧妙引导,使之回途。在这种激荡的活动过程中,各种偏激汇聚、冲撞,最终自然会形成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在探究正确的“金钱观”时,一些学生认为金钱“行善”,一些学生认为金钱“作恶”,这就是两种偏激。激烈争论之后,学生们自己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偏颇,从而得出客观、严谨的观点。最后,用诗化的语言加以小结:“金钱本无罪,何来善与恶。义利谁取舍,道度自掌握”。
四、渲染激荡,鼓励创新
教学过程的激荡,使学生敢于发挥,而这发挥中就有学生自己思考的痕迹。激进才有创新,碰撞方出火花。学生激烈争辩,畅所欲言,思维激荡,精神亢奋,自然会有同中求异、异中寻同的自我思维。对于这些思维,要倍加呵护,倍加引导,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样,才真正体现出新课改注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
渲染过程中激情迸发,需要准确定位,放归主体,张扬个性,鼓励创新。电光石火的震荡,才会有刻骨铭心,剧烈的反应与冲突,才会有新生。
〔个人简介〕:宁鹏刚,陕西省武功县薛固综合高中教师。咸阳市教学能手,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一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中考政治考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考政治考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
中考政治考点: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中考政治考点: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中考政治考点:艰苦创业,与时具进
中考政治考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考政治考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师爱助我成长》知识点: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考试
中考政治考点:大力弘扬奥运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2课期中复习要点:《调控情绪》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015-2016学年初一政治期中复习整理:走自立自强之路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政治第5课期中考复习:友情伴我同行
粤教版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要点复习:男生与女生
中考政治考点: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2015七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复习要点: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考政治考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考政治考点:节能减排
中考政治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初一上册政治《生命最宝贵》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