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问,二要指点”。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问”。教师要努力树立提问意识,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效果。课堂提问有很深的学问。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能紧扣重、难点,简洁明了,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一、提问设计求缜密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1.何处提问;2.何时提问;3.提问什么;4.如何提问;5.提问谁;6.可能出现的情况;7.如何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备一节课。
二、提问“三维”有底数
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例如讲述“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这部分内容时,设问就有这样三个维度的目标:
1.什么是社会──认知目标。
2.个人离开社会能生存吗──能力目标。
3.你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包含参与意识的培养。如将来你走上社会后,会用什么办法来净化社会环境,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一般情况下,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明确的内容没有提问的必要。
三、提问对象观神态
提问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问题的反映如何:1.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2.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3.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4.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谓之“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回答。
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
四、提问时效看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反应。学生回答完成后,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让学生心凉了半截,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这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所提出过的“效果律”。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极不相同的。
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如,你可以说:“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即使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用不着发火,可以说:“好,你先坐下,我想你可能是太紧张了,其实回答错了也没关系,下面我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请你注意听一听好吗?”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
时政热点:以《准则》和《条例》奏响全面从严治党新号角
2016届高考政治必考考点
高考政治知识点:走进国际社会
“身不由己”岂能成为官员贪腐“遮羞布”
文化热点:那年青春,还是用正青春的演员吧
经济热点:破除“旱涝保收”的垄断利益
高考政治知识点:文化与生活
高考政治知识点:我国的政党制度
文化热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
社会热点:确立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打拐”思维
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经济热点:面对1.25万亿投资,旅游业需要全面升级
政务要闻:李克强会见法国外长艾罗
社会热点:“酒司机”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道歉归道歉,违法排污该罚还得罚
高考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热点:迪士尼贵不贵,要讲“市场决定论”
经济热点:迪士尼“汉堡套餐80元”为何不必喊贵
高考政治历史唯物专项检测2016
高考政治知识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政治知识点:财政和税收
频繁调整最低工资可能破坏市场
新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七单元知识点:第二十二课第一次选择
“团圆”上线,打通宝贝回家的快速通道
文化热点:“学生打扫厕所”该如何避免家长反对
习近平接受十二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社会热点:不用电也得交费,一笔糊涂账
如何唤醒“趴账”的财政资金
高考政治知识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