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问题式探究教学法是高中政治课的常用教学方法。本文着眼于“问题的设计”,从信度、参与度、深度、广度和精度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问题式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问题式探究;问题的设计;信度;参与度;深度;广度;精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和认可。而其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法,更是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法宝。所谓问题式探究,是指教师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预设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探究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生的探究始于问题,并围绕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相关活动,所以“问题”的创设是问题式探究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有鉴于此,对于“问题” 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把握好五个“度”才能提高问题式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计生活化问题,增强探究的信度
在高中政治的科学思维方法一章中,强调了人类思维活动从感性认识开始,又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如果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能够善加利用这一规律,必将大大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可信度。所以,问题探究的设计首先应坚持生活化的原则。“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和掌握生存的技能,提升生命的质量。有生活价值的探究活动,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探而有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例:高中必修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课
设计如下问题:
问一:现在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消暑电器,你会选择空调还是风扇?
问二:面对众多品牌的空调(或风扇),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
问三:你们为什会考虑这些因素?
问四:你们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这个消费行为?
评析:学生是消费者,但消费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学生本人缺乏相应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认识上比较模糊,体现出来就是日常消费行为比较随意,计划性和自控性不高。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理智的消费,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学生就不会认为政治课是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二、设计趣味性问题,扩大探究的参与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使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口语、谚语、俗语、成语等耳熟能详的形象化语言,设计探究性问题,将政治课程中教条化、政治化、理论化的内容融入到幽默、诙谐的形象化语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学生不愿意参与探究活动了。全体学生的快乐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交流、探讨,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慧。
例如学习高中必修1中“股票”知识时,教师设计问题:“2007年,我国的股市为什么会‘牛气十足’,一路飙升?面对激情燃烧的股民,政府应如何加以调节、引导?”在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节时,教师设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你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股票”、“小康社会建设”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通过“牛气十足”“激情燃烧”、“ 芝麻开花节节高”等通俗风趣的语言“包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求知解疑的气息,每一位同学都融入其中,不再是“冷眼旁观”。
当然,探究性问题不能幽默过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应围绕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采用,以增强探究的实效性。
三、设计深刻性的问题,挖掘探究的深度
问题式探究是一个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知识生成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可探性。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在初中阶段学习《思想品德》背景下常问到的“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类型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就没有多大思维训练的价值,因此应当摒弃。像“为什么”、“怎么样”这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思维训练的需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应遵循深刻性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源于教材,又适度高于教材,才能激励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
例:高中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
问题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有何不同?
问题2:我国能不能实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为什么?(分小组提前搜集资料后进行辩论)
评析:《政治生活》教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详细分析,但并没有涉及到西方的议会民主制,这就有了很大的可探究的空间和一定的探究的深度。需要学生在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相关知识及历史科高中必修1“欧洲近代的代议制”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才能寻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对比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一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与成功之后的喜悦,逐步理解探究本身的真谛和本质。
当然,问题的深度也必须是适度的才行。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学生“跳起来”,还要能“够得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若设计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深不可测,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绪,学生会漠然处之,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四、设计实践性的问题,拓展探究的广度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化,指的就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教学的实践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它既包含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动作,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在问题的设计上重视实践性的原则以拓宽探究活动的广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适时、适度地选择和使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使学生不仅在课上,而且在课外能主动探究;不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探究,而且能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把探究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设计“如果你是服装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将采用哪些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你了解多少?你将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出哪些贡献?”、“我国的文化市场应该如何规范?”“人性是自私的吗?”等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学也因此打破了教室、课堂、教材的限制,学习容量大大增加。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探究的精度
问题式探究,并非要探究学习中的一切问题,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频繁探究,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最终会影响探究的效果。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衔接点、情感的触动点等处设计问题,把握好针对性的原则,提高探究活动的精度。教学重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学难点是教材中学生因缺乏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而难以理解的知识;知识的衔接点是新旧知识的交汇点,学生对旧知识比较熟悉,对新知识相对陌生,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思维“短路”;情感的触动点是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能教育人、感化人的那一部分知识。在这些“关节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引起认知需要,开启思维阀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扫清思维障碍,推进求知进程,提高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程标准,把握住探究的“点”,在课前作好充分地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精”探。
总之,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问题”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设问的技巧,充分发挥“问题”的“导火线”作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真正实现探究的“五度”,促成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6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3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和平与发展教案4
和平与发展教案2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案3
八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下册)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3
和平与发展教案3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案4
政府的权力教案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案2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教案2
政治生活教案
政府的职能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2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4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教案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案5
八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下册)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教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2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教案1
信用工具与外汇教案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