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04年秋季全面起步。与以往的高中课程改革相比,本次课改实验的改革力度之大,面临矛盾之多,面对的挑战之严峻,是前所未有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成败得失,课改后首批毕业生的质量高低,成了广大市民群众衡量我市基础教育实力的一块试金石。三年来,我们是按照市教育局“积极稳妥、逐年推进、逐步深化”的改革思路,以务实的精神,从基本的做起,注重规划,强化调研,专项推进,服务实验。在高中政治新课程实验得以比较顺利推进的表象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是不是如课程改革实验之初设想的那样,高中政治课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呢?高中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究竟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我市作为国家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和尝试对已经开始加速推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验有没有借鉴意义呢?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关注和探讨,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良性推进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我们总共设计了82个问题,包括11个问答题,71个选择题。这些问题包括高中政治教师和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评价、对实验教科书的认识和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评价、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对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等七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
调查的对象主要为全市的高三政治老师(2004级实验一届)我们向全市140多所高中发放了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39份,基本上覆盖了我市不同层次的学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也对20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除此之外,我们还对部分政治教师进行了访谈。
调查结果分析
(一)政治教师充分肯定和认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同时,老师们也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1.通过三年新课程实验以及问卷调查发现,广大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基本肯定和认同思想政治新课程结构和课标内容
就课程设置来看,近90%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设置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从着眼于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考虑课程模块的设置,开设选修课,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选修课程的设置基本上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具体清晰地阐明了新课程的理念,鲜明地揭示了本学科课程的性质,为学科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以及课程管理指明了方向。
就课程性质来看,近90%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突出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具有强烈的德育性,而且凸显德育生活化的原则,课程模块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较好地做到了生活性和学科性的统一。(见表1)
就课程目标而言,近87%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实现了和谐统一,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体现和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见表1)
就课程实施来说,既有规定的原则性,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在实施中理解和把握,能够适应和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政治教学改变过去片面灌输的做法,注意把思想引导和学生自我构建结合起来。
2.同时,老师们也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要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高中学科课程在强调生活逻辑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逻辑,如果简单地以感性的、零散的、具体的、个性化的生活逻辑作为学科课程的起点和统领,就可能有损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高中学生打基础。
要减少课程,尤其是必修课程的知识容量。与以往中学政治课程内容相比较,由于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一模块,而在其它的三个模块内容未怎么减少的前提下,必修新课程的整体知识容量太大,要求过高,超越了一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中学政治课时一直紧张。许多老师反映,新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和老师的负担都大大加重了。比如,经济生活模块,与原来的旧教材相比,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很多概念和观点并没有具体的演绎和解释,要在一个学期完成原来一年完成的课程,老师们感到非常困惑,建议减少繁多的课程内容。从上述调查数据(见表1)也可以看出,近30%老师认为必修课程的内容并不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增加了负担。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内容设置、素材的选择和学习建议主要体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考虑我国的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不够,特别是对农村的学生不公平。
表1.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认识和评价
项目与内容 | 选项及百分比(%) | |||
非常赞同 | 基本认可 | 不太赞同 | 完全反对 | |
课程设置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 36.2 | 58.1 | 5.7 | 0 |
课程模块以生活为基础,较好地做到了生活性和学科性的统一 | 27.2 | 64.8 | 6.4 | 1.6 |
突出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具有强烈的德育性 | 30.8 | 58.3 | 9.2 | 1.7 |
把思想引导和自我构建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片面灌输的做法,较好地实现了德育生活化 | 22.7 | 57 | 18.8 | 1.6 |
“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实现了和谐统一 | 18.9 | 68.7 | 11 | 1.5 |
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体现和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18.5 | 73.4 | 6.5 | 1.6 |
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实际 | 16.1 | 66.1 | 17.7 | 0 |
课标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内涵丰富,表述清晰,操作性强,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在实施中理解和把握 | 9 | 57.1 | 28.6 | 5.3 |
必修和选修的组合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 13.3 | 52.3 | 28.1 | 6.3 |
必修课程的内容容量适当,涵盖面广,符合中学实际 | 11.7 | 58.6 | 23.4 | 6.4 |
选修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选择性发展要求 | 15 | 44.1 | 32.3 | 8.7 |
3.问题讨论
决策部门:解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模块过多、内容较繁的问题,以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
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内容上,应精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基础价值的必备知识作为教材的内容,坚持普及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等教学内容为主。实验教师普遍认为,必修课以设置三个模块经济、政治、哲学为最佳,且学科内容知识不宜过繁。可以将文化生活模块的有些内容可以分解到哲学课程模块中讲解,有些本来就是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仍要交还给历史。如果将文化生活模块改变为选修模块或分解到哲学与历史课程中讲解,应该更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并保证德育目标的更好达成。
学校:基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个性形成,开设选修课。
现实中的学校课程管理,是高考考什么就开什么选修课;不是高考的课程选修模块,就不开课;高考若是二选一的选修课就只开一门课程。更勿说校本课程的开设围着考试课转了。开课如此急功近利,只为应试的学校,到头来是否真正提高了成绩,仍需要“用事实说话”。
一线教师:应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树立课标意识。
调查发现,有部分政治老师对课标认识不足,不习惯看课标,或对课标把握不准确,不能用课标定位教学,仍然不改初衷:全面地教教材。
(二)政治教师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给与了较高的评价,对教科书的进一步完善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大部分教师都对教材给与了较高的评价
从教科书编写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看,90%多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课标的演绎是正确、全面和到位的。(见表2)
从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突出信息呈现的多样化,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学科理论演绎推理的“学院气”,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和阅读习惯。多数老师认为,(见表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可读性强,教材的文字表述通俗易懂,符合中学生阅读习惯,能吸引学生;教科书教学内容的演绎和呈现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85.1%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总体难度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从教科书的可读性与可教性关系看, 70%多的老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知识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突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可读性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内容的编排给不同的学校和教师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教科书也有一定的可教性。(见表2)
2.老师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一些教科书的内容设置和观点表述要讲究精准,不能为了通俗易懂而不讲严谨。如《文化生活》内容前后重复的观点应调整,内容的逻辑体系要更具层次感、体系应再清晰些。
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形式虽然比较多样,课文内安排的思考题太多,不现实,教学中四十分钟内难以完成;许多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或过于简单,没有思维的价值;适合农村学生开展探究的活动不多,没有较好考虑城乡公平。(见表2)如《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探究性内容过于抽象,有些问题与生活有些脱节,又太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排版比较松散,使阅读的专注性因此降低,并且感觉不环保,最好每课的观点能用深黑色字表示,突出重点,学生容易把握。
3.问题讨论
教材编者:完善实验教科书,特别是在兼顾不同地区、城乡不同学校的适用性。教材的编写既不能迁就部分不适应的教师而改回原来的“压缩饼干本”,也不能将过多的正文内容过密地设计成探究框或活动题。可否考虑将探究问题与正文内容分出层次要求来,留出足够空间增加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和推理应用的小栏目,如相关链接、名人名言、热点讨论等。
一线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教教材”的根深蒂固的教材观,任重道远。
占42.8%的教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信息量大,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教完教材。这说明一线政治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思想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面对信息量大,内容较丰富、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探究的新教材,一线教师普遍不能适应,感觉课时不足,不会整合课程的内容,更不敢为了应对考知识考教材为主的高考备考,而改变教教材的习惯。
表2.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认识和评价
项目与内容 | 选项及百分比(%) | |||
A | B | C | D | |
非常赞同 | 基本认可 | 不太赞同 | 完全反对 | |
总体上,教材对课标的演绎是正确、全面和到位的。 | 17 | 74.6 | 5.9 | 2.5 |
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活泼,能吸引学生。 | 28.1 | 60.9 | 10.2 | 0.7 |
教材的文字表述通俗易懂,符合中学生阅读习惯。 | 22.7 | 60.9 | 14.1 | 2.3 |
教材的篇幅适中,文字量不大,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 12.2 | 44.9 | 35.7 | 7.1 |
教学内容的编排给不同的学校和教师留下了选择的空间。 | 15.2 | 57.6 | 22.4 | 4.8 |
教学内容的演绎和呈现方式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8.1 | 62.8 | 16.5 | 2.5 |
教材知识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突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 23.8 | 54 | 12.7 | 9.5 |
教材的探究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操作性强。 | 14.3 | 57.9 | 24.6 | 3.2 |
教材的总体难度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 14.8 | 70.3 | 10.9 | 3.9 |
(三)实施新课程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些政治老师仍然面临着不少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1.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了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师确立了五大政治新课程理念和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新课程理念,在艰难的实践中开始被大多数老师所认可和实践。有59.1%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发生了改变;没有变化或反对按新课程的要求做的,只有5.5%的老师。有70.9%的老师,按新课程的理念,具有了初步的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及时反思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有57.5%的老师,按照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自觉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凸显德育性。(见表3)
②课堂生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有74%的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有59.4%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5.5%的老师,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见表3)
③坚持“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教学原则,不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这种政治课越来越普遍。有67.7%的老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注重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设计教学情境。还有46%的老师,注重开发和生成本土的、校本的、具有学生个体特色的课堂教学资源。(见表3)
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不少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多发言,让学生多表现,注重师生互动。由原来以教师自己为中心的讲、问转向在学生中间的交流、合作、谈话,由一味的指责失误转向经常性的表扬鼓励,由原来关注知识的结果转到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到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2.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成为了广泛的共识,但还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一些老师仍存在着很多具体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困惑。
在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上,很多老师还是重知识和能力,轻价值观的引导。有40%多的老师,认为自己并没有自觉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在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方面,有48%的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得不够。有83.2%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淡化教师的讲授,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占主导,而有60.9%的老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方面只是做到一点或没有什么变化,仍以老师讲为主;有54.7%的老师,认为对开发和生成本土的、校本的、具有学生个体特色的课堂教学资源这方面做得不够,还没有做到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实施课堂教学。(见表3)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水平不一,且班级人数众多,对于学生的具体指导不好解决。“何况教科书内容多、信息量大、探究活动耗时多,学生的时间紧张,课时不足,难以完全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学程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不知道如何把热闹的活动课堂与保证教学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
3.问题讨论
一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师们在牢骚之后,能够脚踏实地地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有些老师认为教科书厚、教学内容太多,而课标规定的课时太少,实际上这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在教教材的理念作用下老师仍逐页逐句照搬教科书,加上一开始试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科书时,担心高考,不少老师“旧鞋”之外套“新鞋”,大量做“十”法,“十”上旧教科书有而新教科书上已作了删除的内容,或还原新教科书上已作了降低要求的与旧教科书相关的内容要求。如果简单地归罪于教科书容量大,课时少,无法保证教学实效,理由是不足的。
因此,增强教学设计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教科书只是教学的范本,是实施新课标的工具和载体。成功的政治教师都是建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认真对待和加强根据课标要求设计课时教案,重视每课时学生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高中思想政治实验教材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重使用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结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
教学管理部门:要开发与新课程配套的有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以支撑新课程实验健康运行。课改启动之时,老师手里可借助的关于新课标的教辅资料少,很多资料错漏百出、不可用。遵循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开发和生成本土的、校本的优质教学资源十分重要,尤其在新课程实验初期,适用的丰富的新课程资源对帮助一线教师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程的日常教学,其意义不可低估。
表3.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的现状
项目与内容 | 选项及百分比(%) | |||
A | B | C | D | |
基本做到 | 做到一点 | 没有变化 | 反对这样 | |
实施新课程后,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 59.1 | 35.4 | 3.9 | 1.6 |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自觉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凸显德育性。 | 57.5 | 40.2 | 2.4 | 0 |
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 74 | 25.2 | 0.8 | 0 |
课堂教学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讲授。 | 83.2 | 9.6 | 6.4 | 0 |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 64.1 | 31.3 | 4.6 | 0 |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 57.1 | 39.7 | 2.4 | 0.8 |
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 48 | 50.4 | 1.6 | 0 |
课堂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 39 | 54.7 | 3.1 | 3.1 |
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 59.4 | 35.8 | 3.8 | 1.0 |
注重开发和生成本土的、校本的、具有学生个体特色的课堂教学资源。 | 46 | 45.2 | 8.0 | 0.8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注重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 67.7 | 27.6 | 3.9 | 0.8 |
具有了初步的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及时反思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 70.9 | 27.6 | 0.8 | 0.8 |
(四)实施新课程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新理念深入人心,但按新课程的要求进行的评价操作成了课改瓶颈
1.关于评价,多数教师较以往的认识做法有所改变,大多数学校能够认真按课标要求进行模块学分认定同,也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但以学业考试为主。(见表4)
大部分教师强调应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综合评价,认同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的理念,但是有超过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只能够做到一点点。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又显然做得不够,并且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作用方面,关注不够,也不能够自觉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是将评价窄化为打分排队。(见表4)
2.关于评价的问题,老师们也提出一些困惑
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机制理想化有余、可操作性不够,可信度低;实际操作中考试的单一化、唯一性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多样性、多元性相冲突。评价主体要多元,但方便实操的仍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均流于形式。高一、高二评价方式多样,高三又全部回到纸笔测试,质性评价少,量化评价多。
学校和地方政府仍把教学质量等同于高考成绩,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选择性、多样化和高考招生考试仍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单一性选拔方式的矛盾如何解决和平衡。
3.问题讨论
新课程改革要有效实行,必须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与其课改,不如“考改”,高考制度不改革,课改将会愈加被动,难免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快高考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步伐,高考政治命题改革要坚持贯彻新课程理念。
抓紧建立和实施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和学业评价体系。要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状况等纳入成长记录袋,特别需要注重发挥命题考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反馈作用,而不是仅以分数定高低。
表4.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现状
题号 | 项目与内容 | 选项及百分比(%) | |||
A | B | C | D | ||
基本 做到 | 做到一点 | 没有 变化 | 反对这样 | ||
53 | 注重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 57.8 | 33.6 | 7.8 | 0.8 |
54 | 强调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综合评价。 | 52.4 | 42.7 | 4.9 | 0 |
55 | 采用多种方式评价,但以学业考试为主。 | 81.3 | 16.4 | 2.3 | 0 |
56 | 注重形成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终结性评价。 | 51.6 | 45.3 | 3.1 | 0 |
57 |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 47.2 | 44 | 8.7 | 0 |
58 | 认真按课标要求进行模块学分认定。 | 70 | 21.5 | 4.7 | 0 |
59 | 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作用。 | 65.9 | 30.5 | 4.7 | 0 |
60 | 自觉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 | 70.1 | 25 | 4.7 |
(五)高中政治新课程和政治课教学越来越被广大中学生接受和认可,这是本轮课程改革初步成功的标志之一
1.三年高中新课程实验,改变了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学生逐渐接受和认可了新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和越来越注重互动灵活的政治课教学方式。
在学生心目中,政治科不再是学生最不喜欢、实用性最差的学科(见表5)。
在我们听课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比以前主动了,能够在课堂互动中交换信息,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享受成功的喜悦。
2.学生在学习汇报展示的实践活动、调查活动的灵活性、方法的多样性和学习的智慧,常常出乎教师意料;学生学习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后撰写的一些小论文更是构思新奇、材料丰富,迭出新意,令很多政治教师叹为观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广州市组织的2006年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一共有600多篇文章进入市决赛,这些文章主题鲜明,既有对学科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有涉及学科知识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民生、环保、人权、法治等广泛的话题,这是我市政治学科积极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例子。又比如,广州市16中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模块时,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商品交易会,让学生变身为经济活动的经营者、消费者,通过“经济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也正是这种深度学习,学生体验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不是“无用”之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经济学理论发生了浓厚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广泛参与,也引起了兄弟学校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3.本轮课改后广州市报读政治班的首届毕业生多达14000多人,是理化生政史地六个高考X科中选读人数最多的学科。三年课改后,在2007年的高考政治中取得佳绩,不仅全市的政治平均分位列广东省21市的前三位,而且高分段学生数量是全省最多的,比起往年明显增多,向社会、家长和学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事实胜于雄辩,课改扎实地进行,并没有影响高考成绩。
表5.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感受的变化对比
问题 | 学科排序广州市2007年数据② | 教育部2000年数据③ |
最喜欢的 | 数学37.00% 英语34.00% 语文30.00% 体育29.00% 化学25.00% 物理23.00% 历史23.00% 生物22.00%政治20.00%地理19.00% 音乐19.00% 信息技术17.00% 美术15.00% 通用技术9.00% |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
最不喜欢的 | 物理30.00% 英语27.00% 数学26.00% 化学24.00%政治20.00%生物19.00% 语文18.00% 历史18.00% 地理16.00% 通用技术12.00% 信息技术10.00% 体育10.00% 音乐10.00% 美术10.00% |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
感觉压力很大的 | 数学44.00% 英语35.00% 物理30.00% 语文24.00% 化学23.00% 生物18.00%政治16.00%历史15.00% 地理14.00% 体育7.00% 音乐7.00% 美术6.00% 通用技术5.00% 信息技术5.00% |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
实用性最差的 | 数学28.00% 物理21.00%政治21.00%历史21.00% 英语18.00% 化学17.00% 音乐17.00% 美术17.00% 语文16.00% 生物16.00% 地理13.00% 通用技术12.00% 体育9.00% 信息技术8.00% |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
内容偏多的 | 数学38.00% 英语34.00% 语文26.00% 历史20.00% 物理19.00%政治19.00%化学17.00% 生物16.00% 地理12.00% 体育7.00% 音乐7.00% 美术5.00% 通用技术5.00% 信息技术5.00% |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
内容太难的 | 数学36.00% 物理36.00% 英语27.00% 化学24.00% 生物19.00% 语文16.00% 地理16.00%政治14.00%历史12.00% 体育7.00% 音乐7.00% 美术5.00% 通用技术5.00% 信息技术5.00% |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
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 自主学习50.00% 探究学习48.00% 合作学习47.00% 接受学习25.00% | |
同学们转变最大的 | 提高了思维能力56.00% 加强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45.00% 增强了动手能力32.00% 克服了死记硬背27.00% |
注:②摘自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学生对高中三年学过的课程(共14门)的评价统计。 (全市共发放问卷27000份,回收8100份,有效卷7489份。)
注:③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刘月霞处长报告:2000年教育部委托有关部门对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调查数据如下:(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
(六)新课改促使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开了一大步,但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
1.新课改促使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是保证课改有效实施的关键,为了达到课改的专业需求,边实验边积极寻求专业的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①75.6%的老师也基本认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84.4%的老师认识到,需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且能够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②超过65%左右的老师参加了区或市的课题,而且认为通过做课题、参加教研活动以及自学,基本形成了反思自己教学情况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到教学相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③69%的老师认可教研部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对于如何提高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多向政治教师介绍前沿学术动态,推荐有利政治老师提高的书籍;广州市应该利用高校集中的优势,一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学理论、本学科新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
期望从教研部门那里得到更多的指导。如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活动,办一些专业知识进修班,举办各级新课程培训班,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尽管有77%的学校政治科组能够坚持集体备课,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但仍有不少老师希望学科教研要多组织区域性的集体备课和听课活动,多进行校际间教学和资源交流,提供更多的优质课,让全市老师共同学习;在全市性教研活动中,增设答疑环节,活动时可以适当加入自由发言讨论部分,增强参与度与问题的探讨。
要以课题研究来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课题,让教师更好地参与课题研究,创造激励教师成长的平台。
期望教研部门建立和完善促进政治教师成长的有关激励反馈机制,比如提供竞争机会,多开展各类评比,促进政治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发动广大政治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尤其要收集好本市各校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减少重复工作。如丰富网站内容,构建交流平台。
3.问题讨论
84.4%的被调查政治教师认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还是靠自己;多达93.7%的教师,要求根据新课程更新的内容和实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但由于不少学校未能按要求配置中学政治教师,政治教师数量不足,课务量过大,跨年级教学的多,兼职(如班主任、政教主任等学校领导)的多。补充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一定的业余学习时间和有足够的精力,而事实上这一点不少学校是无法保证的。
30%多的学校还不能坚持进行校本教研,30%多的政治教师的自觉反思意识还没有形成了。这与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新课程实验如果不能加快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形成促进教师能够自觉反思教学的机制,对新课程实验的有序推进将有重大的影响。
表6.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题号 | 项目与内容 | 选项及百分比(%) | ||||
70 | 你参加了政治必修四个模块的新课程培训吗 | 全部41.2 | 部分26.4 | 没有32.4 | ||
71 | 你参加了新课程的课题研究 | 有64.3 | 无35.7 | |||
72 | 你参加的是哪一级课题 | 区级58.9 | 市级30.5 | 省级8.4 | 国家级2.1 | |
73 | 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保障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同意75.6 | 不同意24.4 | |||
74 | 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担负主要责任 | 同意69 | 不同意31 | |||
75 | 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还是靠自己 | 同意84.4 | 不同意15.5 | |||
76 | 根据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 是93.7 | 一点点6.3 | |||
77 | 根据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是 | 及时学习补充专业知识45 | 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16.4 | 专家引领和与专家对话14.3 | 参加新课程培训1.6 | |
参加教研活动4.8 | 开展课题研究7.9 | |||||
78 |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自觉形成了反思意识 | 是66.7 | 一点点33.3 | |||
79 |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自觉形成了终身学习意识 | 是76 | 一点点23.2 | |||
65 | 贵校坚持校本教研,充分发挥科组群体研究的作用 | 是67 | 偶尔做32.3 | 0.8 | ||
66 | 坚持集体备课,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 是77 | 一点点19.8 | 否3.2 |
三、思考与建议──加快建立政治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机制,稳步推进课改
(一)要勇于正视新课改暴露的问题
1.在三年新课程改革实验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实验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不足,加上对已公布的新课程高考大纲以及新高考试题的误读,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中,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困惑,实验教学中也不能熟练驾驭用好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由此带来的实验教学的不到位,甚至偏离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按旧课程随意改造新教材以适应教师原有教学知识体系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2.新课程实施以来,多数老师感觉到实施新课改后师生的负担加重了。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普遍感觉到挑战和压力很大,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水平成为推动课改的决定性因素。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决定政治课教学质量有多高。因此,如何提高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应该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环节。
(二)政治学科教学要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1.明确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这是大势所趋。
在2007年第四届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区中心城市高中课改协作会 广州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朱慕菊)总结课改时指出:高中新课程改革“方向正确,成果显著,面临问题和挑战,转入巩固成果,推广经验,完善机制,坚定不移推进。”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策略与思路是: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广成果;加强行动研究;完善深化校本教研;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和制度。
2.注重新课程学科理念的学习,不断用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经验观照实验教学,确保教改实验不走调,才能保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能够深化发展。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三年,但只有41.2%的政治教师接受了全部四个必修模块新教材的培训,(见表6)培训应该继续滚动,并逐步深化,才能真正全面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
事实上,当面对新教材时,不少人在“穿新鞋走老路”,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和困惑的产生,固然有新教材本身需要完善的因素,但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也因为不少老师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当成了两张“皮”,并与时俱进地用新的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伴随着整个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课改前的集中培训学习中。
3.加强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要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新课程实验的课堂教学实效。强调学校政治教研组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开发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展本学科的校本教研。这是使新课程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要加强区域教研活动,课改实验初期要着力于区域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新课程实验教学全区域内的交流和发展。第三,要重视行动研究,针对课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实验中的难点问题,以推进新课程的实验教学。
4.加大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的力度,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分认定的有效评价方案,帮助学生实现高素质和高分数的双赢。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最困难的莫过于过程评价。解决这一问题,重视学分认定,积极探索政治科学分认定的有效方法,发挥好校内评价考试的积极作用,是可行之路。还应关注和研究以高考选拔性评价制度的改革进程。研究适应新高考方案和高考命题改革趋势的教学策略,探索落实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来指挥和赢得高考的问题。
5.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三年课改实践使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有了觉醒,新的课程观念逐步建立。但在现实高考命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教材背教材仍是教和学的现实。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仍然只是分数。新课改基于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开发,但老师们最关注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到底对自己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多大帮助?个别高中学校, 连思想政治国家课程都不能保证全面开设。比如到高二(个别学校甚至是在高一)就分文理科,上理科的学生把政治课的课时也减少了。目前各高中多数只开出了高考所考的选修课程之一部分,尚只有很少部分学校开发出了适合本地本校实际、有特色的本学科的校本课程,而且这部分学科的校本课程,或服务于高考应试需要,或半死半活,有评估时开,无评估时停,等违背课程政策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目前,保证每位学生落实国家必修课程,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满足身心发展需要或进一步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选学必选的国家选修课程(选修Ⅰ)和自主选择校本课程(选修Ⅱ),以实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运行常态化之路仍然漫长。
改革创新谋发展 奋发进取求实效
三张清单看改革
关于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提供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有关问题的批复
解读: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
解决突出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谈落实“两个责任”:不松手 不甩手 敢出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复函
作风建设是常抓不懈的“生命工程”
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习近平对景谷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作出批示
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反腐之道 从治标到治本
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贯彻群众路线永不结束”彰显党的性质宗旨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在助推深化改革与转型中增强发展活力
适时适度运用定向举措
树立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高度自觉
“听群众讲”与“讲给群众听”
用“改革之吻”唤醒沉睡的公积金
APEC期间放假何以成惯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
把群众利益嵌入发展蓝图
抓作风贵在“到位”
顶尖创新者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促进社交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