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成为改革的热门话题,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笔者认为,课本是基本的教学资源。从阅读教学角度讲,课本是学生阅读的蓝本。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渗透对学生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一、咬文嚼字地读,把课本读准
(一)划分句子成分──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的、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哲学名词“联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现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二)区分易混词──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了。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8%的学生做错。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或用提问的方式,或“故弄玄虚”地出错,或要求学生“判断改错”,引起学生对易混词的注意,从而帮助学生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三)抓住近义词──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练习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好旁批。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例如, “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0,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02年某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1) “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2) “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3) “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4) “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5)“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 (6) “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7) “利大于弊” →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四)注意对应词──使学生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这些对应词的注意,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使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下同)第二课第47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学生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五)重读关键词──帮助学生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实质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重读关键词的方法,暗示学生要抓住这些知识的重点,或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对关键词画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笔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六)寻找反义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如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找反义词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高一上册第52页第三段)。这一句用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印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二、前后联想地读,把课本读透
(一)重视“引言”──使学生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对“引言”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第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无论是新课的讲授还是旧课的复习,我们都应谈要求学生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二)板书标题──使教和学“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个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的板书,最好用彩色粉笔把主要标题加以突出,通过视角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复习时,把各个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生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三)区别字体──帮助学生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教材,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吃透。
(四)层层追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般地讲,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教师应该告诉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变成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五)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六)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地读,把课本读活
(一)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
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让学生把政治课本读活。
(二)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学校不是真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总会传入学生的耳中。有时,社会上的一些言论还会在学生的大脑里产生疑问,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正是政治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加深对知识重点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教学的说服力
联系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让学生自己列举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其说服力更强,学生会更感兴趣。
(四)联系课后练习思考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现行中学政治课本,每一课都有课后练习思考题。若教完全课后才要求学生去做,教学的时效性就会差些。若在新课的讲授中针对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思考,课上完成,不但教学的时效性会更强,效果会更好,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五)联系考试要求与题目──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的政治课教学还是要进行一定的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应研究教学目标、研究考试的要求与考试题目,特别是高考在这个知识点上曾经出过的题目,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题目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使学生熟悉教材
教材编写者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往往引用一些漫画、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这些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这样能使学生熟悉课本,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七)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用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四、归纳整理地读,把课本读薄
(一)概括段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
(二)划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进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逐层地深入理解。
仍以以上段落的教学为例,我们在引导学生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对学生提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又有哪三点呢”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就又会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1)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2)也不是完美无缺的;(3)只有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学生就通过阅读掌握了。
(三)构建图表──帮助学生记忆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记忆能力。
但要注意,这一步与前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是钻研理解知识的细节,而是侧重的整理知识体系。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理清线索──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政治课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对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三部分来编写的。第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至第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全书(下册)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所以,教材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
(五)易混归类──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出错。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却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设计适当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讲授新课时,要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教学完一册后,应该要求学生对全书中与同一个词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关于“表现”、“基础”、关于“条件”、关于“制度”等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六)“浓缩”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作为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做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做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作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中的第103页的第一段到106页的第二段,一共12个自然段和一个资料卡。这么多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出路──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而且,课本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要点首先都是使用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来表述,然后又用一个自然段进行阐述,再用一个小字的自然段来对其补充说明。初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雾里看花”“大海捞针”,记忆起来很费劲。
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进行概括,“化繁为简”。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用“浓缩”的办法,将教材12个自然段的内容(一个问题,五个要点)“浓缩”为几句学生喜欢,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把课本读“薄”)。例如,对上面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和记忆: “‘三高农业’如何走,政策、科技、投入必须有。产业化经营很重要,乡镇企业好帮手。”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