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小学教师运用课堂语言评价,必须统筹实现“三维”目标,统筹发挥课堂语言评价的四种功能,统筹个别发展和全体发展的关系,统筹突出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统筹学生健康成长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堂语言;评价;学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告诉我们,教师的语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课堂语言而言,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语言和肢体语言;从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划分,又可分为引导性语言、知识性语言、组织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等。其中,教师课堂评价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课堂评价性语言就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活动或教师提问后学生回答情况的一种评价性的表达。及时准确富有启发性的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能促进教学过程组织有序、教学目标完成有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评价性语言要做到“五个统筹”。
一、要统筹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的。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无不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更显示出其在实现“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可现实情况是,我们教师在课堂语言评价过程中,往往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尤其不够。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共同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知识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能力是实现知识目标的载体,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因此,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要统筹兼顾“三维”目标,而不能顾此失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语言评价从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三维”目标,是教师“知识定位”到“学生成长定位”的跨越。
二、要统筹发挥课堂语言评价的四种功能
教师通过课堂评价语言,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判,点评学生的学习过程,纠正学生的学习路径,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课堂语言评价的引领作用。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以及学生回答的问题,体现出学生达成的课程“三维”目标的程度和效果。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与“三维”目标的差距和不足:对知识把握不全面、甚至错误,能力提升有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时候,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必须对学生活动以及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科学评判,指出学生正确的、成功的方面,纠正其错误,这就是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的甄别功能。
在甄别学生活动以及学生回答的问题的同时,我们教师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观点,这特别表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把握知识,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这也有赖于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发挥作用。
学生参加并完成学习活动,是一种尝试性的体验,可能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毕竟是他们的一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特别需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期待老师的激励,从而形成再学习的动力。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教师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够有效激励学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注入激情,蓄积动力。
总之,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要充分发挥引领学生发展、甄别学生是非、归结知识要点和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然而,我们绝大部分老师的课堂语言评价重视对知识正误的评判和知识的归结,有些老师也能运用语言评价激励学生,但这种激励可能出于勉强,表现出随意。而发挥语言评价的引领功能,则是我们教师的短腿。我们要统筹发挥课堂语言评价的四种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统筹个别发展和全体发展的关系
课堂上,教师能够观察或把握到的可能是个别或者一些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可能只针对个别或者少数学生的部分问题。应该说,我们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对于这些学生达成“三维”目标,引导和激励他们学习进步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我们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就没有关注到班级群体了。我们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往往要求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期望全班同学都能实现“三维”目标。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这种学习活动的效果在同学们身上表现出来却大相径庭。我们教师必须心中装满全体学生,我们的课堂语言评价,在重视对个别学生的引导和评价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全体同学的学习活动进行评判。课堂语言评价,必须扭转以少数基础好的学生为中心的局面,做到兼顾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全体同学健康成长。
小学教师用得比较多的一些评价语言就是“你说得最棒”、“你的发言很优秀”。做出这类评价时,教师心中所想到的只有被评价的一个学生,而忽视其他同学的存在,缺乏关注群体、统领全局的意识与技巧。这种拼了命的评价,是一种“封杀式”的评价,严重挫伤其他同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克服这一弊端并不难,教师将自己的评价语言稍作改动:“你的回答很有价值,你是从这个角度想的,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别的角度来思考,试试看。”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发言的同学,同时激发了其余同学的积极性,给全体同学留下了展示的空间。这种改动体现了教师的智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统筹个别发展和全体发展的关系的具体运用。
四、要统筹突出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都存在学业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使评价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需求及其发展潜力,选择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语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富有针对性的课堂语言评价,更多地体现在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上。对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要以竞争性评价为主,不能过多过滥地夸奖。对中等生,既要揭示其不足,又要指明其努力的方向,采用激励性评价。对待学困生,要多加赏识,要有耐心和爱心,采用表扬性评价,要善于沙里淘金,不能冷漠甚至放弃,教师在关爱和呵护中给他们以自信。针对学生层次进行不同评价体现了教师把握课堂语言评价功能的能力,不分层次进行评价,其结果必然是不能发挥课堂语言评价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中不乏许多智慧的火花。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就是要激励学生大胆想像、深入思考、勇于创新,而课堂上许多学生时有这些表现。这个时候,富有智慧的教师,能够牢牢抓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运用恰当的语言予以评价,在肯定中让学生收获喜悦,在激励中让学生充满创新的激情。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想法怪异、我们教师不能回答,或者学生问题超越课堂为由,泯灭学生的思想火花!
我们教师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在学生全面成长方面下工夫。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在肯定、引导和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指出学生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纠正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到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受到课堂这一时空的限制,课堂语言评价必然有限。但是,我们的目标毕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智慧,充分、恰当地使用课堂语言评价,统筹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
五、要统筹学生健康成长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等一样,课堂教学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智慧。然而,能够对学生的活动或者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做出恰当的科学的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造就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提高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评价能力。
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这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相长,学生健康成长与教师专业成长归一于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提升。
总之,课堂评价语言是理念的化身,是智慧的结晶。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要准确恰当,要彰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关心学生的成长,要能充分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只有做到前面所述的“五个统筹”,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军,袁开文.打破“模糊性”课堂评价这块坚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第1期
[2] 郭春苗,朱小军.课堂评价语言与性别差异[J].文学教育,2009年第2期
[3] 张洋.为学生量身打造课堂评价语言[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9期
社会有序靠规则
7.2处处保护
荡起友谊的双桨
假如我是你
认识新自我 单元
《唱响自信之歌》 教案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简案
《发展的需要》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如何做到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十二课《我是中国小公民》第二课时《国家呵护我成长》
七年级政治成长的园地
七年级政治身边的诱惑3
法不可违(说课稿)
《走进青春 成长不烦恼》
感受成长
第二课 人生多彩
第二单元 认识自我复习提纲
《丰富多样的情绪》
第20课 法律伴我成长
七年级政治身边的侵害与保护2
七年级政治走进中学
16课 长大的感觉
第五课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七年级政治自我新形象
面对学校的要求
第三单元第二课 地球的叹息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