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只有把课堂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呈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把知识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那么如何使课堂问题设计更加有效呢?
一、课堂教学的问题要精心设计、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劳动者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我以劳动者为核心设计以下题目:1、为什么要就业?2、我国就业的现状怎样?3、如何促进就业(分三组:一组代表企业;二组代表国家;三组代表劳动者个人)?4、劳动者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怎样?5、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分三组:一组代表国家;二组代表企业;三组代表劳动者个人)6、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义。这些问题即从整体理顺了本课的知识,同时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渴望着寻找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学习课本知识,并在一定成都上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新颖别致,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开讲会充满吸引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讲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政治课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学生们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们此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老师会怎样来讲这一课?有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不能通过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来激发兴趣,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知识的深化理解了。
例如,讲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我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一员外家有四位女婿,分别是文人、做官的、经商的、种田的。有一天,他们在员外家同桌饮酒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便望雪兴叹对起诗来。身分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诗句。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 2、他们的不同身份,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而且记忆持久。
三、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问题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使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情况来设计问题。
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1、同学们早晨吃的什么?2、有没有剩饭?你把剩饭怎么处理了?你为什么这么处理?3、用的什么餐具?你饭后的餐具怎么处理的?4、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该同学的行为?5、你发现身边和社会中还有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或习惯?6、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一堂课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引发他们的思考,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感应,那么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课堂教学的问题要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讲求时代性
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的紧密,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经常地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应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用所学观点去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使提问具有即时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之中,这样的课也才会有生动可言。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这样整堂课才有气氛。
例如,我在讲“市场经济的缺陷” 时播放《齐二药厂假药事件》,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首先在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这样从时事热点的直观中感知到了问题的缘由,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追问,探究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
五、课堂教学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兼顾全局,具有广泛性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的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在上课过程中,往往担心基础较差的同学答不出问题而耽搁时间,从而忽略大部分学生,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没有积极性,只是消极等待,好像不关他们的事,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因此提问时,要照顾到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既不要过浅,也不能过深,要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在提问时,我经常采用这样的语言:“现在请XXX同学回答,同时请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对不对,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提出来自己的观点。” 有时还请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来重复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或者是进一步提出与刚才问题相关的问题来让其他同学思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具有整体性
问题设计要对教学过程 全盘考虑,作出整体性安排,要把问题集中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整堂课的问题链,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归结提问”,步步为营;其排列顺序,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环环相扣,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
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政府的工作原则》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和政府打过交道吗?2、你的感觉如何?3、什么样的政府才能令你满意?4、怎样才能保证政府令你满意?问题的设计从和学生拉家常开始,引发学生的感受,然后落脚在本课的重点上(政府工作原则),然后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认识高度:从国家性质、自身权利、政府自身知识,深刻理解如何帮助政府打造一个权威的政府。
总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听薛校长报告的反思
七年级政治下册《荡起友谊的双桨》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三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教学反思一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初中思想政治上学期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听评课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荡起友谊的双桨》教学反思
七年级政治《互相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学反思
思品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反思
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新课改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七年级政治下册《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学反思2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描绘自强人生》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考试后反思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
七年级政治上册《做人要自尊》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直面挫折,不畏不惧》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考试反思
2011—— 2012 学年度七年级思想政治上学期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反思
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教学反思二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反思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