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思想政治课也迎来了又一个改革的春天,能否适应这场改革是对每一个政治教师的挑战。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问题教学是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效模式。现就问题式教学谈几点浅薄之见。
一、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式教学的依据
1.实施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环境知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是一种“以弘扬人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多种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态度、兴趣和内驱力的学习。为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问题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实施问题式教学是革除传统教学方式弊端的需要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划,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这种“老师长篇大论,学生昏昏欲睡”的粗放式教学挤占学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这种学习被动、信息传递单一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也有悖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合作的能力”的要求。为此,要想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就必须实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式教学。
3.实施问题式教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
新版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不同,增加了大量的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新材料、新信息,并且注重知识(观点)的产生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探究能力的培养,增设了综合探究内容,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使用新教材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满堂灌输为设疑导思,即问题式教学。可以说问题式教学是最适合新教材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思想政治课问题式教学的一般操作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影响着问题式教学的课堂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是问题教学的起点,也是关键。创设问题性情境要精心挑选情境材料,既要体现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又要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以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设计要具备导学导思功能,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如在教学《哲学生活》“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你相信上帝、鬼神吗?人的命天注定对吗?《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什么去捐“门槛”?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教材,既可以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验和理解“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这一对他们来说陌生而深奥的哲学原理。
2.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且还可能产生一些不理解的新问题。因此,还必须要进行讨论分析与合作探究,以互相交流和协同提高。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具体做法是:学生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可以以前后左右相临组合),每小组指定一名组长。首先是组内讨论,每个同学都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小组长主持集体研讨解决,并整理好组内存在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是组际交流,由小组长发言,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提出需要与其他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发表意见。最后由老师把问题整理分类,集中逐一解决,重点释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去,巡回指点,不能把自己冷落在一旁)
3.构筑网络构架,系统整合知识
经过学生自学教材和讨论探究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是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必须把知识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整合,构筑知识网络结构。在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动手,并指定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整理,最后由老师与学生一起以黑板上的结构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又可以提高学生整合、处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勇于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师。实施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走下知识权威的“神坛”,以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搭建平台。问题式教学决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它更加注重的是问题的发现、解决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而不是结果和答案。因此,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让课堂开放。
2.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实施问题教学的核心,也是问题式教学的目的。在实施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求知和探究需求都得到呵护而不是扼杀,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要让自己的信任、鼓励和支持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动力。当然,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提出一些简单幼稚、离奇古怪甚至错误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有宽容之心,要耐心地给以指导和纠正,而不能嘲讽、批评。
3.教师要及时“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多渠道高速传递的社会,学生知识视野和储量超乎想像,教师凭借原有的知识在开放的问题式教学中随时可能遇到挑战。因此,教师要及时“充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备足“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当然教学中也可能会遇到解释不清甚至无法解释的尴尬情况,此时教师要坦诚以待而不应遮挡掩盖,要与学生一道探究思考,想办法解决,以达到教学相长。
4.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好教材资源
思想政治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探究性,可以充分利用,以作为问题情境展开质疑和探究。如《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材设置的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五个镜头和三个探究共享问题,完全可以用作问题教学的素材和载体,引导学生去自学教材和讨论探究。因此,我们不应抱怨信息来源少缺乏素材而不去实践问题式教学,其实问题探究的素材就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教材中,关键是如何去发掘和利用。
2014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编
初一下册政治试题期未模拟测试题
初中七年级政治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2014政治初一期中试卷第二学期
2016年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带答案
初一政治期中考试试题2014
初三政治期中试卷答案16年下学期
初一第三单元政治试卷
人教版初一下册政治期中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测试题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卷
初三下学期政治教学计划第九课(第一课时)
2014政治初一期中试题下学期
七年级下册思品期中试题2014
2014初一政治下册试卷鲁教版
2016年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模板
七年级政治试卷之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下册)
初一下册政治试题模拟练习(北师大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检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政治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4年鲁教版初一下册政治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下册政治试题模拟练习北师大版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带答案(第二学期)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拥护党的领导》教学计划模板下学期第二课时
初一政治下册期中试题2014年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拥护党的领导》教学计划模板下学期第一课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