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生活与哲学》(人教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以往教材相比,新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但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乏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产生畏难情绪。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生活味、哲学味不浓而说教味有余。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生活味和哲学味。然而,要让课堂洋溢着生活味相对容易些,而充满着哲学味却并非易事。因此,很有必要对《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充满哲学味进行探索。
一、加强对古诗词的解读和运用
从源头上看,哲学与诗本是一体,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而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动摇康德的历史地位。由于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便成了不可替代的“典型”,在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这有点儿像文学的历史,例如“唐诗”和“宋词”:唐代是律诗的典范,后人写诗绝超不过李杜;宋代是词的绝顶,后人很难觅得苏辛佳句。哲学与古诗词双方有着相似的遭遇。后来,哲学和诗渐渐分离,但是犹如孪生兄弟一样,它们在精神气质上仍然酷似。没有哲学的眼光和深度,一个诗人只能是吟花咏月、顾影自怜的浅薄文人;没有诗的激情和灵性,一个哲学家只能是从事逻辑推理的思维机器。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庄子、柏拉图、卢梭、尼采的哲学著作放射着经久不散的诗的光辉,而屈原、李白、苏轼、但丁、哥德的诗篇里回荡着千古不衰的哲学喟叹。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深奥抽象、不容易理解。古诗词的特点是说理通俗、形象生动,它往往用朴实的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言简意赅而意境深远,使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古诗词印证教学内容,溶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可引用唐代诗人李白《日出行》的诗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在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的同时,可设计如下问题:草,不因繁茂而感谢春风;树,不因凋零而怨恨秋天。为什么?四季循环。究竟是谁在驱使,是否存在超自然的神在主宰?此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又如可引用宋朝陈与义《襄邑道中》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来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新奇的想像、朗朗上口的韵律、动人心魄的情感、深刻入微的哲理,让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怀。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巧用古诗词,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既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深化认识,又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介绍哲学家及其经典的哲言
哲学家以璀璨的思想照亮了哲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道路,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之光,诠释着追求哲学智慧之路上的点滴感悟,或通俗或深邃,或浪漫或晦涩。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哲学茫茫的夜空才能闪烁出点点繁星,让人对其充满无限的遐想。
通常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不会在诸如“数学是什么”或“物理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哲学家就不同了,恐怕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哲学的定义。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一点哲学家都想些什么问题,又都是怎么想问题的。哲学家感兴趣的哲学问题,相信其中有些问题一定也会让学生感兴趣。如被称为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就像是东方“述而不作”的孔子,他的言行思想被学生记录在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自认为没有智慧,所以开始四处找寻智者所拥有的智慧。他通过跟别人对话来接近真理,但最后发现自己之所以比别人更有智慧,就是拥有没有智慧的这份自知。认为哲学不能只专注于自然而不去思索人自身:“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名言,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特色。
与西方哲学萌芽时期所关心的宇宙秩序和存在问题相比,中国哲学家更重视人在世界中如何安顿自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深刻隽永的哲学思想此起彼伏,如《论证》、《圣子》、《庄子》等著作从反省天人关系、思索如何安身立命,到宋明的心性之学。这些迥异于西方哲学的种种课题,读起来令人备感亲切。如《论语》中记载的孔子针对不同学生对“仁”的不同提问,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自述: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如此谨慎而多角度地阐述一个概念,恰恰体现了孔子无穷的智慧和对知识的严谨的态度。孔子认为传统制度的内在依据就是“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在《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是孔子最为重视的德性,然而他始终没有为“仁”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他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实现了完满的人生。
由此,学生就不难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家总是在一定时代氛围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答时代课题,把握时代脉搏,运用抽象的哲学范畴和命题在缜密的推理中建构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力图把连同人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微缩在自己的哲学理论中,从而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正像人们不能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哲学家也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介绍哲学家及其经典的哲学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三、让课堂充满理性思辨的魅力
普通人对哲学家所大惑不解的那些问题往往终生不疑,甚至从来就没有思考过它们,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哲学的问题就深深地蕴涵在日常生活中,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使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性思维罢了。
哲学的土壤,尤其是“辩证法”,孕育的是人的思维方法,敢于否定自己的、客观的、不拘泥于任何束缚的思维方法。研究哲学的人受过这种逻辑思维的训练之后,长于推理及判断,不容易自相矛盾。哲学家大都具有整体而根本的立场,在提出观点时,也明白自己的预设及限制,总是温和而有商榷的余地。我们常不可避免地要从哲学意义上对“人”进行思辨。尽管有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说法在先,但是“如果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 ?
有个故事,说是一个瞎子在森林里迷了路,摸来摸去却怎么也找不着方向。后来,他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这时他听到地上有人骂到:“谁踢我了?”原来绊着他的是一个瘸子。两个人于是坐到地上聊了起来,瞎子说自己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方向,两人彼此诉了很长时间的苦。后来瞎子灵光一闪说:“我把你背在背上,你为我指明方向,我来行走,不就能走出去了吗?”两人一拍即合。故事中说的瞎子即指理性,而瘸子即直觉。同样,日常工作中,它们缺一不可,我们只有合理地使用二者才能取得成功。这种理性的思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舒展着师生的心灵。
小时候,母亲常常把我们爱吃的糖果藏起来,以防馋嘴的我们偷吃。但每次我们都会翻箱倒柜、把藏好的糖果找出来,美美地吃上几口。实际上,这世界也是如此。她将闪动着光辉的本质隐埋在某处,只要你寻到了它,就能获得无限的快乐和无穷的力量。《生活与哲学》课应让学生从主体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去真切感受哲学那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特别是从中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与感悟,最终“学会思想”。一方面它能够带给学生不断否定和超越自我的品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它为教师和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认识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空间,使《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充满辩证性和灵动性,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在思辨中体验,在思辨中感悟,在思辨中求知,在思辨中生成,在思辨中发展。
四、应重视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哲学是一门特具思辨性的学科。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立场观点的教育外,还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属性,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个性中找到共性,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们身边的人、事,我们的社会、国家,我们的思想,大到宏观天体、小到微观世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因此,我们看事物的时候应该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步学会在运动、联系、矛盾中去考察和分析事物。《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成章节内容的基本框架,而哲学思维方式则是隐涵于教材中的一种思路。如果教师机械地分成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形成,就会造成学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解上的分离。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是把知识、观点、方法串连起来的一条暗线,没有这条线,教学结构就缺少内在联系,不能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生活与哲学》课程是一个前后连贯、互相渗透,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人生观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的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用哲学的思维来备课,通盘考虑,准确地把握各部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每一部分都看作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可以与“科学发展观”这一热点问题相结合,深化对坚持发展观问题的理解,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课堂教学要关注教材文字表面的东西,更要关注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最重要的东西传给学生。哲学是一种对各种思想和认识的贯通和超越的思想,是“智慧之学”,是追求真、善、美的学说,是人类精神的灵光和时代精神的精华。要在求“是”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心灵、智慧的开发,重视对他们性情的陶冶,重视人格与个性的教育,重视对情感、情绪和意志的培养,重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倡导,使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这才是我们要给学生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哲学注重思辨,思辨需要时间与空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教师往往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大量的提问,使得课堂热闹非凡却失去应有的思考时间。教学提问的价值在于教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新知,而不是简单应答。一节优秀的《生活与哲学》课,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巧妙设疑,善于解难释疑。巧妙地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和编排提问,使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一环扣一环,一问接一问,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处于矛盾运动之中。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可选用台湾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导课可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轻柔哀伤的音乐节奏中,课堂也成了情感场。教师设问:两岸为什么会有这个愁?如何来解决这个愁?学生们谈古论今,得出了“台湾问题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也不同”。面对当前日益猖獗的台独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提出创造性的思想。课堂教学在情境、师生的互动中展开,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抽象的哲学理论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中渐渐明朗。
其次,结合热点,密切联系实际。多提一些应用型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有人说过,“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理论元素,在不断反复诠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理论价值,体味哲学的思辨之美。
第三,留有余地,巧设课堂“空白”。中国的绘画、书法很讲究“布白”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中的“空白”艺术,要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如提出问题后或者讲完一个观点、一个原理后,要留下空白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教师的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正确、更充分。
从课堂教学改革导向看,哲学味的《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必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伴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进一步推广而获得新生。探索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但我们始终应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让《生活与哲学》课充满着哲学味,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绽放,感染每一个渴望和追求智慧的学子;让诗词之韵、哲言之智、思辨之美透出百般意、万种情,舒展心灵,铸造灵魂;让学生拥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对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