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为此,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一、眼高手低思于先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造成其原因,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品德科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压迫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 手低即在备课是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本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评价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思在渗
思品与生活(社会)科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联基础道德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巩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一是适时地扩补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人教版,下同,三下)一课时,对第一个活动我的生日大胆作了取舍,由于农村孩子一般不举办生日活动,他以刚发生在本地的一件摩托车相碰而引起争执交通事故导入,让知道的学生说说当时围观群众是怎样评论的,从而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说法也就不同,接着又让这些学生换个角度说说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宽容的做人品质。二是把教会学生做人有机地渗透于道德认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训练之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反馈的信息中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
三、因势利导思在激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合群意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学起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四、因材施教思有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是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的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
五、有的放矢思有度
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明确,计划慎密,步骤紧凑的高效活动。教材正文、插图、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丰富多彩,知识量很足,但教学中常出现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使学生听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肤浅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认识,勿必造成知行脱节,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即适时提出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看书,听课,教师针对思考题应有意识地讲解、强调,加深印象;定向,即要处处把握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定向在如何学会做人的道理上来,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即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宜过深地讲解做人道理及伦理道德,但也不能过浅地教点浮于表面的认识,轻描淡写,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要是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做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品德的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七年级政治生命最宝贵同步测试
七年级思品下册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个人、集体与社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月考检测试题
《相逢是首歌》单元测评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及习题与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试题
七年级政治生活离不开规则单元测试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目标检测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试题
七年级政治生命只有一次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让我们真情互动》单元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学会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笑迎新生活测试题及答案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单元测评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试题
《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测评题及答案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训练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人与人之间》练习题及答案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适应学校新生活同步练习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同步测控题及答案
《成长中的我》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生活离不开规则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联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2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附答案)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