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中,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很快找到校园里各处地点。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
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新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语言 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例如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
这里好像有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需要指导与关心的被我们所忽视。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我留心观察了男孩们在厕所里的表现:有的孩子一进厕所门就开始尿,当蹒跚着走到小便池边时就要扯上裤子了;有的孩子不顾一切地站在一地污水里尿尿;有的孩子甚至边尿边玩,比谁尿的高;有的孩子顺利地完成尿尿的工作后拧开水龙头时溅了一身我也注意到孩子们在厕所里表现出的生活智慧:为了站在干净的地方,有的孩子不惜往地面上尿,其结果是厕所里可站的地方越来越少;大便时,高年级的孩子往往先巡视一番,经过比较与判断,他们会有选择地找个档位,而低年级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往往急冲冲地冲进来,就近入座,也管不得干净与否了
推开那扇门后的世界算得上精彩吧,更为精彩的是不同条件的学校还有不一样的精彩。我曾去过一个镇中心小学,那里的厕所让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条深陡的沟渠横着几条木板,站在上面提心吊胆的我真担心会有学生一不小心掉下去。
推开那扇门,不管条件好或是差,不同学校的孩子总会有他们遇到的具体的、不同的问题。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教学不能点到为止。教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进入孩子们生活的路径,把我们带到门口,我们就应该推开那扇门走进孩子们生活,引导他们过更好的生活。
我想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不是要我们在教学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我们必须要善于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推开那扇门。那样,新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的特点才算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与体现,进而转化为德育的实效。
像这样的情况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里常常能够看到,而且越往高年级教师领会与把握这种言外之意的能力就越发重要。比如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主题中,教材也呈现了一组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吃早餐;上学路上;乘公共汽车;进校;到商店买学习用品;回家看电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领会言外之意,仅仅让学生寻找、推测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学生是有足够的联想能力说出很多相关的人的。但仅仅是说说而已,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把这些发现当作一种智力游戏,而不是一种道德体验。
如果说我上面所例举的《品德与生活》的案例,教师是结合《课程标准》的学习来探究教材语言的 言外之意的话,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结合活动主题与教材的提示语也是我们探究言外之意的很有效的办法。在谁是我们生活需要的课题下,教材有一句话:我们来观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这里就提示我们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建立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内在联系,从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服务入手,感受人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回到主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们知道,需要是一种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就是学生自己思维的介入的话,那么我们还必须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们的服务是他们所需要的。比如孩子们发现他们生活的小区有保安叔叔,可能孩子们每天经过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的体验,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保安叔叔的辛勤工作为他们带来了什么的话,孩子们再经过保安叔叔时不就会投去会心的笑了吗?这样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不就凸显出来了吗?是啊!这节课的重点并不在发现有多少人人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而是在于发现背后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力图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