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应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的课程目标基本完成,学生也通过实验得出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一些规律。但是在细节的处理方面,在课程的生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
一.较为成功的地方
1. 概念的讲解较清楚。通过与轮轴的比较,学生多于轮轴与滑轮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 实验探究的设计较好。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在探究定滑轮时,先在左边(重物)挂两个钩码,然后在右边(拉力)挂1、2、3个钩码,进行实验。这样的方式条理性较好,学生易于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在探究动滑轮时,我要求学生先挂2个钩码,而不是1个钩码,这样就可以避免反常数据的出现。(由于滑轮有自重,挂一个钩码测量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动滑轮不省力。)
二.不太理想的方面
1. 实验设计部分,我讲的太多。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削弱了。应该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交流补充),老师只要稍作说明即可,不需要铺垫的太多。铺垫太多直接后果就是学生顺理成章地知道了实验如何做的。这样一来,从表面来看课是流畅的,没有生疏或者意外的地方,但是从本质上讲,学生就少了一次自己思考设计探究方案的机会。教师过多地参与设计、提示,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验失去了探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应该让学生从观察思考,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开始,只有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设计去做,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动滑轮探究的时候有点小问题。可能是自己有点紧张,也可能使自己有点操之过急,担心无法完成本次课成任务而神略了对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点的说明。以至于在实验中有的学生度数的的方法不科学,产生了较大的系统误差。还有就是对于动滑轮的说明也太过于简略了一点,可能是受到干扰等等。以至于有个别组并不知道动滑轮如何装。
3. 细节处、过渡处设计的较为粗糙,直接是让学生学习一下动滑轮。显得较为生硬,因此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性知识的接受,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4. 课堂气氛不太活泼。小学生,即使是六年级的小学生都还是处于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因此形象性的东西在课堂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就偏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了。课堂气氛不活泼,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形象性的实验、展示物、小制作少了!多准备一些有趣的小制作(如升旗的小制作)、小实验、生活中的科学视屏等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九)
2013年广东省中考政治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南京鼓楼区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中考政治试题示例:维护国家安全
2013济南天桥区中考一模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五)
2013秋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2013年3月淮安中考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七)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一)
2013中考时政热点及试题
2012中考政治辅导:关注社会生活复习策略
2013中考时政热点试题示例: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2013年西藏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
南京一中三年级政治模拟练习C卷
2013北师大九年级上册政治1-3课测试题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四)
2013济南中考政治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3南京建邺区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政治检测试题
中考政治复习策略方法与实践安排
2013南京溧水区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吉林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课前后总结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及试题示例
2014年中考政治专辑习题(三)
2013年初三上册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3年南通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苏州中考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