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应该做到的三个统一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
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量化的方法对教育事实从数量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是目前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评价方式。如采用的客观性考试等方式。这种考试方式是为了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定性评价是采用非数量化的方法对教育事实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作出原则的、趋向性的价值判断,如教师的评语、档案袋评价等,带有人文性,要求教师对学生客观公正,不带情感色彩,避免评价结论带有人为的主观性。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采取等级+评语的评定成绩的办法,重视归因分析,是体现对学生人格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尊重。我校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要求品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综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评价表设计成等级+评语的形式,如一年级的品生教师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评中,设计了如下的评价表:
这种形式的呈现即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有定性的评价,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描述。
2.教师评价与反思性评价相统一
教师肯定的评价会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更能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如:在第一学期上完《校园铃声》一课后,我们就设计了四个表格:
以上表格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负责监督、管理一项内容。定期在周五的课中留十分钟时间进行评价。除了老师针对表格对学生一星期的表现进行评价外,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可以根据表格中所得的五角星颗数来评价学生在这周内的表现,也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一个月或是一学期后,让每个学生把这段时间的表现作个整体比较,教师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一个学期坚持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照顾到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
评价儿童在活动中参与的程度,为活动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能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是否将自己的良好品行付诸于行动中,是否积极地与人交往,这些都是过程性评价;是否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生活的积极体验,是否能将活动中获得的品德、知识、能力自觉地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内化为自己素质的一部分,这些是结果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如在上完《我很整洁》一课后,我并没有让教学停止在四十分钟的课内,而设计了一个表格。一来体现教学的延伸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格让家长参与监督,评价孩子在这个学期整个过程中爱整洁的表现,一周点评一次。长此以往,学生保持整洁、爱整洁的行为会大为改观的。
表格:你做到了吗?做到了请打个★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好的作品,如图片、资料、经常练习达成的某一项技能等,把它们放进成长档案袋中。在期末评定时,这些反映自己平时学习成绩的资料就成了重要的依据,对期末考试中自己不满意的项目可以等掌握或学会了之后再重考一次。体现了评价不是重结果而是重过程的特点。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
1.整体与部分
学校班级(四五十人的大班)使我们不容易开展质性评价的现实问题。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关注整体和关注部分相结合。
2.共性与个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活动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
3.及时与延时
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对儿童活动中的成功和进步,采用及时评价,效果较好。它能使儿童在努力后,获得积极的成功的心理体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态度情感的正迁移。对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者不成功,教师不一定立刻做出评价。应当给儿童再次尝试、实践、探究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是延时评价。延时评价寄托着一种期待、希望,儿童可以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如果他还未能成功,我们应当为儿童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喝彩。
4.发展与评比
教师经常会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评价儿童生活技能的获得。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等等。比赛的结果必然有先有后。有的儿童可能最后完成,但他做得认真,为此付出了努力,难道就不值得表扬吗?教师忽视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理念让儿童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促进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要推动大多数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注重儿童知识技能的发展,更应关注儿童活动的过程,以及态度情感、方法的发展。
习近平:全面部署鲁甸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王一鸣:深刻领会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诚信是金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设计
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 一起为改革发力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王为正:以健全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以集体利益为重
我们应尽的义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胡乐乐:户籍新政期待教育渐进改革
李克强:推销中国高铁我特别有底气
解析8年间两个保险“国十条”
世界文化之旅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问道经济新常态:如何应对缓增长
心中要有杆秤
热点聚焦:混合所有制不能“逼婚”“抢婚”
优良的意志品质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公民的义务》教案
陈方:用制度严格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
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 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克强:听取云南鲁甸抗震救灾汇报 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王先明:“新乡贤”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教学设计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