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
(一)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薄。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同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其次,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性别并将自己投身到同性别的活动中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接受,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此外,在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界线等,表明这些男生对女生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故意的漠不关心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往的特点。
(二)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虽然小学生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父母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第一,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三)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五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影响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行为表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来对学生形成期望的;当教师对小学生有高期望时,就会对学生表现出更和蔼、更愉快,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如点头、注视学生,谈话更多,提问更多,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更经常地赞扬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对待方式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如认为高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好好努力,而低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向小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应该满腔热情,更多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5
学会拒绝
第五课 小康家园
第三课 珍爱生命 教案
七年级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第十九课 与快乐相伴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计划及教案
七年级政治公共生活中的礼仪和礼貌
第十五课 让人生更加灿烂
七年级政治货币的职能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防患于未然》教学简案
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 教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
《价值规律的作用》教案
第21课 护佑生命安康2
七年级政治在公共生活中
《神奇的工具》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法不可违1教案
提升自我 适应社会 复习学案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复习教案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6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的人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七年级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自我新期待 第三框 自我新形象 教案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复习提纲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