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很多老师发表了很独到的见解,受益匪浅。但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怎样去操作?有些什么原则、方法?这些具体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却体现得还不够。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有利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条件。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愿问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自由思考。因此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我们的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有趣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信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感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二、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培养。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说得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问题为什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正确引导,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无论问题的价值高低,都要加以鼓励表扬,让学生逐步形成敢问、愿问的习惯。有了问题习惯,就有了创新的基础。
三、积极创造条件,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常规,让学生常问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
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我的做法:
1、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节语文课,我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怎样来?我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2~4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2、课中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也有很多学生问题相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确定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就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
3、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学生课前、课中提出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课堂的学习应该说解决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其实文本中还蕴涵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探究就不会深入。在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再次反复阅读课文,与文本再度交流、对话,发现问题。这些有一定深度、广度的问题,我不急于解决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探究。在适当的时间开展问题解决汇报会。让学生来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体会、方法以及解决的结果。如在学习完《趵突泉》这课后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提出问题。一位同学提出了问题:在一些资料中知道趵突泉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停冒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没有立即回答(^_^^_^说实话我也不是很了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过了两天学生通过查资料解决了问题,并在问题汇报会上做了交流。
集体与社会
第三课 珍爱生命 同步解析
走近法律 (学案)
第八课第一框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学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复习题精选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生命最宝贵
第四课 祝福青春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学案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
做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三课 珍爱生命(第1课时)
学会认识自我教案
走进中学生活
交往讲艺术学案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学案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天地宽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学案
第三课 珍爱生命(第3课时)
第2课 开始新学习
第六课 第一框 心中有他人学案
引向光明的科学理论教案
做一个社会的人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案
探索人生的真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