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 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原国家教 委分别于1996年6月7日和1997年4月1日印发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和《九年义务 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决定依据《课程标 准》组织编写一套示范性试验教材。高中教材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二省一市试用,修订后自1998 年秋季起供全国高中学生使用;初中教材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需要,经报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意,采 取特殊的审读方式,提前一年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将于1999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 。同时,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 课教学大纲(试用)》以及依据该大纲编写的教材停止使用。
这次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是本世纪末重要的一次政治课改革。
一、这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和思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大纲确定的,至今已使用了6年。教 学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 治课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修订现行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形势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第十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国际 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两极对峙瓦解,冷战结束,多极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经受住了90年代初期西 方敌对势力妄想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考验,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心。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种全 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它对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都提出了新的 挑战。1992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编的教材中都需要正确反映。这样,我们的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才 不会脱离实际,才能具有活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 94年,江泽民、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抓紧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年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接着又印发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和贯彻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通知。《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 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求两课教学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 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1995年,国家教 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对课程建设全面 提出要求。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 央和国家教委制订和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 和整个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也向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提出了重要的新课题。一要研究和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 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轨道。以德育人乃大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了德育,则是丢了根本。因此,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 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两课自身基础 知识与育人功能的关系。二要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将初中学段与小学学段联系,统一考虑教育要求、教 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求统一安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 。三要研究实行五日工作制、减少学时以后的新情况。由于总学时减少,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实践活动等方面均需作相应调整,进一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四)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
199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 经验。特别是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方面,许 多好的、比较成功的经验都需要在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中得到反映。总之,为适应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 要求,制订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按照新制订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是必要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 想政治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分层要求;总体目标,一以贯 之。《若干意见》指出,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 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既提出了德育的总目标(同样是政治课的总目标),又明确实现总目标是一个 逐步形成的过程。《若干意见》还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 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说,既要整体规划小学、 初中和高中两课的课程体系,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划分层次,具体 确定这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因此,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阶段,需要将整 体规划与分层次要求科学地结合起来,保证两课的总体目标一以贯之。
原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在现行两课教学大纲基础 上,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再划分为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三段;七至九年级( 即六三学制初中一至三年级)一段;共四个教育教学阶段。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整体 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以下几点。
1.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确定小学思想品德 课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的章节题目,以清晰地反映五爱教育在两个年级段中的循环上升、逐步提高的 过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解决现行品德课教学中内在体系不清的问题。六年级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 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典型 事例具体指导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现象的是与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的爱社会主 义教育是与爱祖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讲 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进行的。
2.初中重点进行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 国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 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高中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 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这次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意义和特点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调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建国以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 思想政治课大约每隔五六年调整一次。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之所以更新较快,是由这两门 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即由这两门课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 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 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这两门课 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性质,需要更直接地更及时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
回顾历史,两课适应形势变化,更新较快的特点比较明显。建国初期,教育部1950年颁布的《中学暂行教 学计划》(草案)确定,全国中学各年级按老解放区的经验均设置政治科目的课程。1957年正式规定了各年级 的课程设置以及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要点。这以后又按照教育部先后颁发的教学大纲和教 学计划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方案。截至文革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共设了22种课名。文革后,教育部总 结了我国开设思想政治课20年的情况,提出了改革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把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基本稳定在 《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5种课程。1986年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改革学校思 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决定再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和《政治常识》两门课。 《法律常识》不再单独设课,而是采取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机渗透法律常 识内容。为适应这个变化,特将初一的课程改名为《公民》。同时,高中一年级在保留原《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中有关方法论的内容的情况下,增加了人生观的教育内容,并将课名改为《科学人生观》。1992年,国家教 委分析研究了多年来思想政治课分列课名设置课程的利弊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决定今后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 统称《思想政治》,以利于综合考虑教学内容。
从1995年开始的这次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次。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
1.它是回答历史新课题的一次尝试。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中央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更明确的意见之后 进行的。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若干意见》。这个《若干意见》总结了以往的德育经验,根据新形 势的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纲领性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五个如何的历史 新课题,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因此,这次两课 的调整对在课程内容中渗透五个如何的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是一次回答德育历史新课题的尝试。
2.它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这次调整恰逢世纪之交,历史赋予它跨世纪的意义。《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 编写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现在编写的教材,按进度到全国铺开使用时,实际上已是下世纪。它是为 下一世纪初的中小学生编写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适应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 说,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调整和教授承担着跨世纪的重任。
原国家教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根据中共中央《若干意见》 确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品德)课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1995年3月国家教委正式委 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助基础教育司开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调整工作。同年4月成立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编写工作小组,拉开了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课改革的序幕。1995年12月20日, 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教基[1995]23号),把制定《九 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与《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作为落实《 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课程标准编写组有19人,集中了各方面的专家。工作程序大致分三步:先整 体确定教学内容结构;然后拟定各年级教学内容要点;最后将要点转化为课程标准。工作中,编订小组多次直 接听取原国家教委领导和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政治学科审查委员的意见,广泛征求了各省、市、区教育行政 部门、思想政治课教师、教研员的意见,并专门听取了各省、市、区党委宣传部和人大、政协的意见。
原国家教委领导对两课的调整工作都十分关心,给予指导。从原教委领导对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 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点的批示中,可以领会到一些重要精神。朱开轩同志有以下四点批示。1.这项工作十 分重要,拟抓紧,但又需仔细沉着。2.主要是把体系先理顺,力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大学、高中及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要相互衔接好。总的讲应当少而精,有些要深入(高年级),有些不强调深入(低年级)。3.义务 教育阶段的大纲内容标题一样,可能会重复,希望由浅入深。4.教师要培训好,课程观点要靠他们把关。柳斌 同志的批示,讲了具体意见:劳动观点、爱惜劳动成果及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等内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 有所安排,爱护公共财物也要有所体现;公民的义务要加强。周远清同志批示两点意见:1.小学的思想品德课 要寓教于故事中,高年级可多讲史实;2.要有实践观点,日本的中小学都有学军学农。原教委领导就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批示的意见,对做好这次两课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次思想政治(品德)课改革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非常明确,突出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这次改革的原则是:根据中央《若干意见》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符合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教育要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为目标,以两课教学大纲和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公民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初 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2.这项改革采用了课程标准。以往课程都用教学大纲,这次采用课程标准,对指导教学和教材编写更加具 体、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都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现行教学大纲不能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 目标要求,不能对每个教学内容要点讲授到什么程度提出具体标准;课程标准则是从确定教学内容讲什么和讲 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上规范教学的,因此优于现行教学大纲。世界上多数国家使用课程标准。目前中小学其它各 科都沿用教学大纲,但同意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采用课程标准。因为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体现了和教学大 纲的区别,这是给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一个特殊政策。
3.在高一课程中突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改成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来写,使经济常识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是一个从实际出 发的改革。
4.教学的内容结构作了重大调整,强化了心理品质、法律意识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没有规 定心理品质的教育要求,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教育则分散在各年级进行。课程标准根据客观形势和学生的实际 需要,强化了心理品质和法律意识教育。初中一年级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 确思想方法的教育。初中二年级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 、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知识的教育相对集中地安排,比教学大纲的规定充实 得多。
5.编写示范性试验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都组织编写。原国家教委关于成立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的文件中 明确要求编写一套高水平的示范性教材。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国家应有一套高质量的示范性教材,准 确而充分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
三、为什么当前要统一编写和使用两课新教材
为了加强两课教材编写的领导,原国家教委决定成立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 小组。从历史上看,原教育部对政治课教材编写也是十分重视的,文化大革命前,政治课教材编写由副部 长任主编。1985年原国家教委设立了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心,领导政治课教学实验。1991年编写教材,原国家教 委党组决定成立以吴铎同志任组长的编写领导小组。这次编写教材,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3月15日正式发文,宣 布成立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五位同志组成,由吴铎任组长。这个文件明确 了领导小组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教委制定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及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结合中小学生思想实际,组织编写出一整套高质量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 治课教材,从1997年秋季起陆续供各地中小学使用。
关于当前统一编写和使用新教材的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编写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示范性教材
第一,这是中央和国家的要求。中央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编写稳定的规范性教材的任务。原国家教委 关于教材编写领导小组成立的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编写一整套高水平的示范性教材。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 ,国家应当有一套高质量的示范性教材,准确而充分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
第二,是执行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课程标准的需要。课程标准是一个新的尝试,如何按照课程标准 编写教材,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需要国家统筹组织力量,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示范性教材。课程标准与大纲有区 别,以前的教材是按大纲编写的,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需要作出示范。
第三,是指导地方编写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的需要。从当前看,地方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在取 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编得很厚,有些内容不适当。从今后发展看,地方上不论编 写课本还是乡土教材,都需要借鉴示范教材的经验。
(二)关于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示范课本的特点
编写领导小组关于示范性教材提出五个要求或者说要有五个特点,从内容到形式作了规定:1.体现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2.基本上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3.较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有比较完 善的学科理论知识,又有比较明确的思想和行为要求;4.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内容、 分量和难易程度适度;5.语言文字规范,力求生动活泼,版式新颖,印刷装祯质量要高。
(三)示范性教材与一纲多本的关系
一纲多本是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来,在教材建设中提出的一纲多本,应 当说是一个突破。这个方针推动了教材建设,繁荣了教材建设。一纲多本的多本是指编写具有地方特 色和高质量的多本,而不是不同形式上的多本;如果许多教材内容大体相同,没有更多的地方特色, 不是真正的多本。根据一纲多本的方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思想政治( 品德)课教材。但从实际运作看,在国家示范性教材推出后,各地都可能在一个阶段使用示范性教材,了解示 范性教材是怎样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了解国家对两课教材的质量标准要求,这有利于地方编出质量更高的教 材。
总之,地方编出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和质量高的教材,应当允许地方使用。这将由国家教材审查制度宏观调 控。国家教委关于教材编写、审查、使用制度规定,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教材,在地方初审的基础上,要报国 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使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都属于国家必修课,即使是地方使用 的教材,也要报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规范审定制度,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可以更好地实行一纲多本 ,更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四、两课教学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坚定信心,二是避免片面性。
今天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如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对下个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 的影响,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大 问题。因此,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越发展,就越需要 政治课在教育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以坚定的信心上好政治课。 政治课教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前,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 展规律要坚信不移,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要充满信心。
党和邓小平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 、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他要求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 治思想工作。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根本。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 文化建设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各地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思想政治(品德)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从内容上看,它是思想品德和马克 思主义常识教育;从深度上讲,它是系统的;从课程上分,它是德育课。因此,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讲成知识 课,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和觉悟的提高。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包含思想、政治 、道德、心理品质四方面,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强调道德教育,忽视政治、思想教育,或者强调政治教 育,忽视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教育,都有片面性。政治、思想和道德、心理品质四方面的教育内容都要按照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施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信念,在素质教育中 ,理想和信念是人的基本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绝不应 是贴标签式的,更不应沿袭形式主义和成人化的不成功的老方法。在避免片面性的同时,要研究思想政治课教 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初三政治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教案
《选择希望人生》教学提纲
2015年中考“蛟龙”入海、“天宫”“神八”对接 科技创新扬国威
灿烂的文明之花
初三政治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案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初三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案
选择希望的人生
《与诚信同行》教学案
正确对待理想和人生
自觉服务社会
初三政治教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初三政治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教案
政治辛亥革命100年 两岸交流大发展专题
初三政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政治聚焦校车安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专题
初三政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教案
初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教案
责任与角色同在
初三政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教案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初三政治教案社会主义
2013年中考政治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维护民族团结专题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初三政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教案
初三政治第五课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案
初三政治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