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复习的基矗具体做法是: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这样,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再次,强化训练,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训练形式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训练要有计划性,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地说,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以及后期的综合训练,练什么、怎么练和训练时间都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设计。
2。训练要遵循狠抓基础,突出重点,辨别比较,联系实际,活跃思路,分析综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训练。
3。训练要规范化。教师要讲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以纠正答题中出现的诸如概念模糊、要点不全面、审题抓不住本质、不按格式回答等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答题规范化的好习惯。
二、归类连线,综合训练,强化巩固
所谓线,即归类连线。也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而后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
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综合训练,可选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训练。
其次,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审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这就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尽可能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
第二,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用填空、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运用题。如:有人认为既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不必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就是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果学生熟悉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特点及解题思路,原来那些望而生畏的难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重点复习,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所谓点,即重点复习。也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教材中共有哪些重点?哪些难点?都要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我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时,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宪法和普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结论。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某些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严重,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等现象,我设计了这样几种题型:
第一,理解说明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段话的理解。通过启发、诱导、分析、审题,大部分学生能明确题目的内在要求和答题思路:一是文明的含义;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二,案例分析题:1993年8月27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妨害公务、行贿罪等数罪并罚,判处原大邱庄致富带头人禹作敏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A、这一事实表明了我国公民享有哪项权利?
B、这项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经过一番推敲、分析,学生很快回答出这一材料表明了公民享有平等权,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进而准确地解释这一权利的含义。
第三,判断说明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提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判断正确,说理全面,要点明确,结论扣题自然。
由于题材既紧扣教材,又联系社会实际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重点、难点,并且学会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同时相应地提高了思想觉悟,真正达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同步提高。
可以这样说,面是搞好复习的基础,线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点是搞好复习的关键。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要掌握好这三个环节,就能达到优化复习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品味生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情绪——奇妙的“窗口”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丰富多彩的情绪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十五课第一框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