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不少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我国的经济为什么比较落后?战后日本、亚洲四 小龙经济为什么发展那样快?社会主义制度一定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吗?共产党本身的弊病能靠自身解决吗? 社会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党组织能彻底改变其现状吗?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不实行 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物价不断上涨,能说明改革的形势好吗?中国改革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还有用吗?理想与现实为什么有矛盾?等等。这些问题大都是关系到能否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其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的 目的即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从而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实际 ,积极认真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觉悟,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敢 于和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 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课的职责所在。
二
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不正确的反映就构成了思想认识问题。一个人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就是一个不断地调整主观认识,使之与客观相符合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提 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过程。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和全面改革时期。改革开放的环 境,愈来愈浓的民主空气,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冲击是很大的,不容他们不思索 ,不探索。而青少年的理论根底浅,社会经验少,因而思想认识问题较多,这是很自然的。
另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由现象到 本质、由具象到抽象地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尚处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 性,往往难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传统的逆反心理又使他们认识上具有较多的片面性。对新生事物强烈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这不免使他们鱼龙混杂、良莠不辨,缺乏较强的是非观念。
因此,对学生来说,产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基本的理论的武装,缺乏社会阅历, 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分析,因而产生模糊认识;另一种情况是对一些事物的认识限于表面和片面,因而 得出错误结论。
三
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一方面要让学生重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调查研究,获得对事物全面的认识。这样把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较好 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先决条件。
今天的中学生,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在他们的认识领域里有哪些迷需要我们去揭穿?还有哪些惑 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开?我们教者应该心中有数。否则,就只能是无的放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了解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交谈、问卷调查、提出问题等方法。值得指出的是,要 了解学生,首先还要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依赖对象由家 长、教师,逐渐转向同学、朋友,甚至是自我。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不再唯家长和教师的马首是瞻,甚 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我封闭心理。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教师要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 的思想认识问题,就必须与学生真正地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由逆反而认同,由封闭而开放,能够 并且敢于对教师敞开心扉,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上好思想政治课,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 真备好课,上好课。要破除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灌输式为疏导 式。这样,学生听讲感到很贴切、亲切,自然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切忌把 课本中的结论刻板地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
比如,在教《政治常识》中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一课时,可根据学生提出在我国 为什么要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不实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问题,结合教材 的观点进行认真的设计,提出五个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①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为谁服务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③在我国要是实行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两 党制或多党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④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中国各族人民认定的,是在革命斗 争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符合中国的国情吗?让学生带着 五个思考题阅读材料,边学边议,最后通过全班讨论,来统一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善于围绕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来组织教材,把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 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适当组织活动,开辟多种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举行辩论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 形式,许多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而得到解决。
比如,教《经济常识》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一课,就不必花多少时间去讲,可以班级举办改革与变化 的墙报竞赛和优秀调查报告、小论文的评选活动。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使 他们纷纷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居委会、市场等处进行访问调查,收集大量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的数据等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综合,写出访问记、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在评选出优秀小论文 的基础上,可进而召开宣讲会,这就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才,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意义的认识。通 过这些活动,不仅一些学生提出的物价经常涨能说明改革的形势好吗?中国改革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等等问题可迎刃而解,教学任务也能得以较好的完成。
四、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
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政治教师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 的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既要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开放条 件下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既要懂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熟悉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既要熟悉思想 政治课的大纲、教材,又要切实掌握现代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上的热点,知识上的盲点,学习上的 疑点。
我们还要以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切实把握其思想脉 膊,努力提高自己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水平。
发展真挚的友情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犯罪与刑罚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二课 第一框题 我能行
第三框 唱想自信之歌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复习指导
第一册丰富多样的情绪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方式并存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自尊自信——积极的心理品质
第五册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
第四课 第二框题 感悟青春
依法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的教案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3.1 我和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 第三框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
《意志坚强的表现》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五册第九课教案
第七课 第二框 犯罪与刑罚
男女生交往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培养情趣
别样的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九课 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第三册自尊自信 自强不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