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能不能教。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概括性的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
一、放儿童的头脑
许多人认为头脑长在学生身上,他想什么当然是他的自由。然而,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美国的母亲那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o(英文字母)而就是这个圆圈在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乒乓球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这位母亲毅然与学对簿公堂,院判决学校败诉。同样的有学者那一张白纸分别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出有什么用的问题,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幼儿园的小朋友想法最多:以擦桌子、擦皮鞋、擦鼻涕、冬天可以点燃纸取暖等等。而大学生只有一个回答可以写字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无话可说。原来我们这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仅仅是在让那些刚进校门时的大问号经过十年寒窗变成走出校门时的大句号。而且我们的老师、家长远没有那位美国母亲那样觉醒。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二、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小皇帝是对中国的孩子很形象的描述。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教学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学克的认识对于1克,500克等重量可以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这样的教学相信比老师讲十遍更有用。又如在推导 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自己做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再说说长方体的特征,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1985年,我国年仅16岁的少年张今以一系列惊人的发明获青少年发明一等奖。张今的创造性就是得益于他的父母自幼为他动手动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他幼年时期,父母注意为他购置发展感官、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在众多的玩具中,张今更偏爱可以任意拆拼的玩具和建构材料。他特别喜爱拼了拆、拆了拼,动手动脑拼出许多不同的东西来。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
解放眼睛,让学生会看,会观察。达尔文在被问到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时说:我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帮助孩子确定了观察对象之后,要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第二要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里等。第三,要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培养孩子创造性的观察方法。第四,注重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四、解放儿童的嘴巴
让学生想说就说,能发表独立见解,允许有问题就问,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舌,提倡标新立异。凡是去过美国读书的人都会深有感触地说:美国的学生上课真是太自由了,学生不仅可以随时发言,而且还可以同老师辩论,老师和学生没有上下之分,而是平起平坐,充满着宽松和谐的气氛。 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然而在中国,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上课只能俯首帖耳,不能乱说乱动。学生上课要想发言,必须是先举手,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就会遭到老师的训斥,可悲的是我们的学生对此也早已适应。据报道某地一老师给一喜欢插嘴的学生在嘴巴上贴封条----用塑胶布将嘴巴粘住,令其无法张口讲话。这样的情况下,有再多的想法学生也不敢讲。久而久之不要说积极发言,学生恐怕连想也不愿意多想了,真正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
我们许多教师认为我上课时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认为已经解放了学生的嘴,认为自己的教学已经是启发式的教学,对这一点过教授在第三届南湖之春的报告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虽然、看起来已经使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但现实中经常是学生这样说不行,那样讲也离谱,只有讲到教师想要的答案时老师才龙颜大悦的加以肯定。这难道这不是伪装的更好的限制吗?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他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多几分学习人生的机会。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甚至有学生因为学生压力太重而自杀乃至向母亲举起了榔头。可见解放学生的时间是彻底解放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从苦不堪言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条件实践,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自主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
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2
维护受教育权课件2
维护人身权利课件2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2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10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4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课件3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13
生活与哲学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9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8
维护消费权课件3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3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7
校园不容暴力课件
生活与哲学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8
维护人格尊严课件1
维护财产权课件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5
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权利课件
生活与哲学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4
维护财产权课件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8
社会规则与正义课件2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课件1
维护受教育权课件1
消费者权利课件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3
经济生活单元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14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