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塑造教师良好的表层讲台形象的要素。教师良好的深层次讲台形象,则是通过教师表层的讲台形象及其课外的思想行为所体现的教师个人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教师一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其次,教师必须发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广义地讲,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都包含着德育的因素和德育的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以语文课为例,欣赏景物记,教师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诵读英烈传,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感染和鼓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我中华、卫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信念;讲解名言录,教师要让学生在批判与继承中受到哲理的启迪;传授道德篇,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的熏陶;评析中国古典文学名着,要启发学生认识封建社会腐朽没落、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学习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世界文学的窗口,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识破资产阶级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本质,等等。
第三,教师必须讲究德育方法。文化专业课教学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往往是更多地在对某些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讲授中,暗示某种结论,传递某种道理,寄寓某种思想,渗透某种观念。虽然施教者也有明确的德育动机,但这个动机一般是隐含的。施教者愈体现出教育的无意识性,那么教育的层次就愈高,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规律、学科特点及其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尽管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文化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下述一些基本原则却是共同的,不能违背的。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没有发掘尽,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不免牵强附会。二、是要使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自然结合,有机统一。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过重过轻都不恰当;机械切割更不可龋(山西韩士生)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现在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的栋梁之材,爱默森曾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初中阶段是人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探索育人新途径,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材是学校工作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强适应新形势于所需人才的培养,应重点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和意识。
一、在学生中迫切需要竞争意识。
竞争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保证、促进了教育的高水平,也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机,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对学习成绩进行名次排列等等,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感,实践证明竞争世市场机制是经济现代化的共同经验,不论是课外竞赛还是班干部、课代表的选拔,成绩排名都是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强心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来能更好、更快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过硬的思想基础。
二、树立学生在科学上勇于向前人挑战的意识。
当今的科学日新月异,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一题多解,一问多思,培养他们敢于在科学上向前人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发前人所未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吝方面才智,以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的找最佳途径,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观察找到事物中的不足。设法加以改进,对所学知识中的疑点深入研究,敢于提出不妥之处。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正是有这种向前人挑战意识,科学才不断发展,社会才不断进步,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再是墨守陈规、毫不创新的本本主义,而是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跃的有用之材。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对社会公德的注重,反映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社会呈现价值多元化的格局,但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新形势下价值观的主旋律,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必须强调社会公德。当前社会上一些人拜金主义、读书无用是非不辩,主要是社会公德意识差,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一日养成行为规范教育,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向雷锋同志学习,爱集体、爱人民、关心同学。对物质崇拜主义,青少年缺乏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传统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行为中的反社会倾向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渗透和熏陶,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以法制、法规约束学生行为,并努力创造崇尚文明,自我约束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民族才有凝聚力向心力。
总之,中学德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摆架子上,而应通过各门功课中知识点,能力培养逐渐渗透,积极改进课时结构,不断探索出更高、更好了方法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材。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意志坚强的表现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十五课第一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