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是构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最基本因素,是道德主体实施思维操作的元件,是建构道德观念的 骨架。学生只有理解、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 谈道德概念教学。
一、道德概念分年段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概念教学水平,是以年级为纵轴螺旋上升的。这种渐趋推进的轨迹,是与学生的年龄增 长、生活经验的日趋丰富,知识的增多和思维水平的发展相统一、相吻合的。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道德概念教学不能不带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 下简称《大纲》)要求掌握的道德概念,大多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概念,反映或代表了确定的行为模式,只 要凭借形象思维的作用就能把握。如教学什么是不娇气,通过感知摔倒了不哭,爬起来,掸去土;天气冷 ,照常到户外跑步做操等直观形象,然后引导学生从中领悟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是不娇气的表现。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不高,这个年段还不可能进行严格意义的道德概念教学。
到了中年段,学生的思维有了较大发展,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有人把它叫做形象 抽象思维阶段。一方面,他们借助形象的东西作支撑,通过概括和抽象,能够把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另 一方面,他们概括、抽象的能力还不太高,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有不太深刻、不太全面的地方,教学时切莫求 全求深。
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 高。一些实验表明,高年级儿童已经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据此,高年级 有可能对道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得更准确、更全面。
以上谈了思想品德课低、中、高三个年段道德概念教学的不同水平,下面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如勇敢 这个概念,按照《大纲》精神和教学要求,明显区分为三个等级。低年段是结合儿童亲身经历和自己身边的事 ,侧重让他们理解勇敢就要不胆小。中年段是提供两类鲜明的形象,引导学生划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 ,在此基础上说明:为了完成一件有益的事情,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就是勇敢行为;如果仅仅为了显示自己 ,行为后果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就不是勇敢行为,而是逞强蛮干。高年段教学这个概念,是在透析榜样人物 的心灵以及学生深深受到榜样人物高尚情怀的感染后,再从范式中抽象出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 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和扞卫真理,而不怕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 自己的生命。这个例子再次表明,思想品德课道德概念教学,是由初级水平逐步发展、上升到较高水平的。这 就要求我们善于分年段,认真把握每一道德概念教学所应达到的度。中、高年级要防止起点过低,低年级 要避免拔高教学要求。
二、道德概念教学的基本程序
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建构道德概念,其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道德概念引出,道德概念形成和道 德概念巩固等三个环节。
(一)道德概念引出 一般借助什么是加以表述。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有时借助故事引出道德概 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道德概念形成 这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一般采取较为细腻的教学步骤,包括:
1。感知教材中的故事或事例,并适当扩充事实,给学生以刺激。
2。感性概括。这是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即从列举的具体事例中找出共同点。
3。理性抽象。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让学生抽取、领悟和把握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三)道德概念巩固 主要是运用道德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实际上是道德概念具体化的 过程。随着道德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促使对它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总之,道德概念的建构,要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经过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三、道德概念教学方法
对于道德概念教学,应当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择要介绍几种方法。
(一)响鼓重锤法
道德概念是由词语组成的。它的本质特征,有的就凝结在关键性词语中,如在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个概 念中,关键词是一个终字。它点明了做一件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做完做好。采用响鼓重锤法,就是 抓住这个终字,加大力度进行剖析,让学生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领略该概念的内涵。
(二)情理协同法
道德概念由外而内移入学生头脑,既是主体道德思维的成果,也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表达道德概念的 词,一般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恨的感情色彩,既然评价性因素渗入到了道德概念中,学生在感受、理解 和接纳它时,就必须有相应的情感投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同作用。如教学 管得住自己的概念,除了要启动认知因素,让学生获得该做的,即使自己不愿意做,也要坚持做;不该 做的,即使自己很愿意做,也要控制自己不去做的认识外,还要调动情感因素,使学生从正负方向上得到管 得住自己,就能做好事情、获得愉悦的体验;管不住自己,就会出现过失、心情沮丧的体验。像这样借助认知 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同作用,学生才乐意接纳并掌握这个概念。
(三)讨论辨析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道德概念,可围绕设定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既辨又析,教师则伺机点拨, 以追索出道德概念的内涵。例如,助人为乐概念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引言)今天,老师先和同学们讨论一位老大爷三次过马路的事。
2。学生按照具体情况对教师设定的问题讨论辨析:
(1)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一次要过马路,李丽同学站在老大爷身旁,正与一个人讲话。老大爷说: 请说话的这位小朋友,扶我过马路,好吗?李丽同学满口答应,并迅速将老大爷搀扶过了马路。老大爷向李 丽道谢。李丽说:不用谢,我应该主动地帮您。
(2)学生发言(略)
(3)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二次过马路,魏铭站在老大爷身边,魏铭想,这是一个机会,我把大爷搀扶过 去,肯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魏铭的想法对不对?
(4)学生发言(略)
(5)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三次过马路,冯星同学站在老大爷身旁。他赶忙上前搀扶大爷过了马路。老大 爷向冯星道谢,冯星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他在作文中写道:我伴盲人老大爷安全过了马路, 心里感到舒服和快乐。
请同学们讲讲:冯星为什么要帮助老大爷,他帮助别人后有什么感受?
(6)学生发言(略)
3。(教师借助反馈信息,对同学的讨论进行小结)魏铭是为了图表扬才帮助人,这不好。李丽是应别人 请求,才帮助人的,不是主动的。冯星是主动助人,当别人因获得帮助而克服了困难,他感到快乐。
4。(抽象)通过这次讨论辨析,我们明确了帮助别人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到报答和求助对方,也不是 为受到表扬和奖励,而是为了解决别人的困难。只要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快乐,这是非常 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要从这个高度领会助人为乐的含义。
这个案例借助情境系列题,让学生讨论辨析,通过一层层剥皮,一层层过渡后,学生就能把握道 德概念的本质特征。
四、道德概念教学要强化运用
注重实践性,是道德概念教学的又一特点。俗话说:经常用的钥匙才是光闪闪的。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和掌握,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巩固、迁移和活化。
怎样增强道德概念运用的密度和力度呢?主要靠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类型一般 有三种:其一是变式练习,即环绕某一道德概念,向学生呈现形式上有变化、而本质属性不变的问题。借 助这类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其二是反例练习。即环绕某一道德概念,向学生呈现形 式相似而本质属性有别的问题,借助这类似是而非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把握道德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 属性。三是对概念间易混点的辨析,如对于刻苦学习与主动学习这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 概念,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为了区分两者的内涵,教师精心编制了一个选择题:
请你从题后的几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读书、做作业不用别人督促,落下的功课自己补上。这是具有________精神的表现。
(A。刻苦学习 B。主动学习)
2。夏天的蚊虫很多,努努同学把脚放在装满水的脚盆里,目的是防虫蚊,为的是多读一会儿书。这是具 有________精神的表现。
(A。刻苦学习 B。主动学习)
通过练习,显化区别,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刻苦学习的侧重点是刻苦认真, 而主动学习的内涵则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上谈了道德概念的分年段教学水平,概念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以及道德概念的运用等问题。加强 道德概念教学,是落实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发展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需要,同时又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论中需 要突破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为继续探索、寻觅道德概念教学的客观规律而努力。
上海市天山中学高三期中考试政治试卷2014
新余四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2014
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整理
2015届北京海淀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下载
2014第一学期高三政治期中试卷
2014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政治5月模拟试卷
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015高三年级政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三年级政治期末考试题2015
2015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2015高三政治国家收入与分配达标训练题
2014高三政治模拟试卷练习辅导
上海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题2014
2015北京东城高三期末政治试卷及答案
2015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4浙江严州高三政治考前模拟试卷
衢州二中高三政治三模试卷2014
2014高三政治上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高三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015
高三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2015
2014高三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上学期文综期中试题2014
2015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汇总
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宁波市鄞州区高三政治5月模拟试卷
浙江慈溪高三政治考前模拟试卷2014
盐城市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015高三上学期文综期末试题
2015高三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2014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每日一汇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