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有利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受到深刻思想教育。那么怎样创设教学 情境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到利用语言、表演、音影、实物、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
思想品德教材是以讲故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 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教师要上好思想品 德课,就需要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及心理,在讲述时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反映教材中的情感,动之以情,为进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铺平道路。
二、表演
有些课文的戏剧性是较强的。对这样的课,让学生扮角色表演,效果会更好。教师指导小演员体会课文中 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作用常常是教 师语言阐述所起不到的。如《爱清洁讲卫生》、《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完成作业》等,都适合用这种形式 。
三、音影
这主要是指放录音、放影片,播放歌曲、播放故事,通过音响和屏幕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歌曲传 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理随着屏幕上辗转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以强化主题教育。如教《坚持民族气节》 一文,我把课文改写成小故事,在课堂上,一边用录音机播这个故事,一边用投影仪放表现爱国英雄苏武的崇 高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精神的影片,把学生引入对爱国英雄苏武无限崇敬、对匈奴王单于无比憎恨的气氛之中 ,从而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时,录音机里响起了《苏武牧羊》的歌声,这悲壮而豪迈的歌声把学生的情 感带到了最高境界,增长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决心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
四、实物
教师让学生感受实物的形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强化感知,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从而使 学生悟出道理。如教《尊敬老师》一文,老师点燃一支红烛,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 想,老师刚才点燃的红烛具有什么品质呢?学生很快地明白了红烛具有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高贵品格 ,并进一步通过联想,悟出了红烛的品质就是教师的品质的道理,在随后召开的诗歌朗诵会上,学生积极 地上台表演节目,歌颂了教师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最后齐唱风啊,您不要吹的尊师歌。这样,课堂气氛相 当活跃,学生不仅进一步明确亲爱的老师是无私的红烛,光荣的园丁,而且加深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而做 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
五、图画
运用图画,能使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在明理动情的基础上,思想情操和品质都得到升华。如教《刻苦学习 》一文,在学生初步懂得只有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时,教师展示了:中国着名的数学家 华罗庚、德国着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高尔基三位名人的画像,并让学 生学习画像上凝炼而精辟的名言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显示了情境,学生如见 其人,如闻其声,受到了很大的启迪,不但进一步懂得了学习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学习,努力克服困难,持 之以恒,才能成才的道理,而且还做到了学习刻苦认真,不怕困难,虚心好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始终注意三点:一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建立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 上充分备课;二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切实体现德育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指导 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习惯;三是所创设的情境要适度,不能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结构。
身边的诱惑
初探“体验性学习”及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1.3 融入新集体(第一课时)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思想政治课
责任重于泰山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课时)
第五课第三框题 自我新形象
孝敬父母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第四课 学习,成才的阶梯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四个“度”
发展真挚的友谊 教学设计
初中生活新体验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复习指导1
自信最美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自我认识的途径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学习,成才的阶梯
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反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哪里?
一个成功政治教师的语言技能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
科教兴国战略
第六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复习指导1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创新素质培养
科教兴国战略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