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研:小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_政治教学-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思想品德教研:小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思想品德教研:小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标准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这种现象在学校中,虽然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是,矫正不良品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

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做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为。

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特别关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后》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艳芬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慧慧

奥数竞赛熄火,小升初会终结吗?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小心电老虎》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沈淑飞

北京2019年小升初取消特长生招生 名额全部派位 首都经济报道 20190228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爱秋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雯

6年级一题课 小升初高频考点8 Lesson3

小升初教辅推荐来了 希望对即将小升初的宝宝会有帮助

小升初过度第二课,有理数及其分类,简单的内容

与"思想品德教研:小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